见习记者 王涵
本报讯 在左庭右院湖州屠宰场的屠宰车间内,身着专业防护装备的工作人员日前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屠宰作业。一头头肉牛被依次输送至流水线上,工作人员熟练地完成放血、剥皮、清洗等工序,整个作业流程规范有序。
“传统鲜肉屠宰工艺相对简单,自动化水平不高,但我们凭借足够的产能体量,对屠宰线进行了全面升级。”现场,左庭右院供应链总监、蓝龙供应链主理人姜璐忞向记者介绍道,车间内采用全程吊载流水线,让肉牛在屠宰过程中全程不落地,同时还配备了真空吸毛机、真空抽血刀等专业设备,更融入了数据采集功能,“每一个作业环节、每一个节点的信息都能实时收集,实现了屠宰过程的精准数据化管控”。
从屠宰环节延伸至门店终端,企业的智能化管理贯穿始终。据了解,这里已实现全程无纸化作业,就连称重系统也采用悬挂称重模式。“就像快递物流追踪一样,通过后台系统,我们能实时掌握牛肉从屠宰完成到运往门店各节点的动态,整个生产运输流程清晰可控。”姜璐忞补充道,这种全流程追踪模式,正是企业保障肉品安全的关键一环。
在配送环节,企业以“新鲜”为核心优化流程。“屠宰线的年产能基本稳定在5万头,从屠宰完成到送达门店,近距离门店仅需一两个小时。”姜璐忞介绍,以上海地区的配送为例,企业采用“大车配送至中转站+小车分拨至门店”的模式,同时将配送划分为上午、下午两班,最大程度缩短配送时间。
目前,左庭右院正着力构建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在保障食材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力求将最新鲜的产品送上餐桌。据悉,该屠宰场日均屠宰量40至50头,可供130家门店使用。企业以屠宰环节为起点,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屠宰、配送、管控流程进行的全面升级,生动诠释了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