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线上矛调中心解开“急难愁盼”

全市法院诉前化解和民事可调撤率居全省第一

  记者  徐  虹 

  本报讯 “解纷码确实方便,扫描填一下申请还真就有法官来帮忙调解,我也不想因为一点点家庭琐事和家人对簿公堂。”近日,签完和解协议,德清县雷甸镇的小张如释重负。一家人经过德清县人民法院雷甸法庭村巷法官的调解,终于把一起难断的家务事通过签订家庭和解协议书的方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能帮助解决问题,这得益于我市政法系统推出的“解纷码”,即线上矛调中心。今年,为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我市全面推广打造线上矛调中心,为群众提供线上解纷服务,提升矛盾纠纷排查见底、诉源治理工作成效。

  “老百姓有了纠纷,只要扫一扫‘解纷码’,就能上报需调处化解的矛盾纠纷事项,随后平台就会进行智能分案,并生成一案一码。”市委政法委基层治理指导处副处长沈帆告诉记者,平台会自动根据矛盾事项的辖区和案由来匹配调解组织,类型化纠纷到专业调解委员会、民事纠纷下沉到村社一级、商事纠纷下沉到镇一级,解决部门责任不清、解纷资源分散的问题。据了解,线上矛调中心是一个完整的纠纷共治体系,充分发挥联村法官、基层调解人员和网格员的职能作用,运用智能咨询、视频调解、语音识别、调解笔录自动生成等线上调解功能,实现提前介入调处、送达、执行的高效便捷。

  据介绍,当事人通过“解纷码”在线反映纠纷事项后,可以自主选择线上调解或者线下矛调中心处理。当事人选择线上调解的,平台将根据纠纷发生地、管辖地等因素,智能流转至属地的调解机构,由调解员通过视频等方式组织当事双方线上开展调解,并在线签署文书,努力实现当事人解决纠纷“一次不用跑”“一地不用跑”。选择线下调解的,平台将指定矛调中心,由当事人线上预约线下办理。

  “‘解纷码’是市委政法委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数字赋能,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着力提高政法智能化运用水平和智能化服务能力,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沈帆说。

  今年上半年,全市通过“解纷码”线上矛调中心平台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3317起,调解成功率达96.94%;推动全市法院诉前化解和民事可调撤率91.07%,排名全省第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全市法院诉前化解和民事可调撤率居全省第一
吴兴数字执法跑进“2.0时代”~~~
~~~全市“两美”创建总体进度过半,解决突出问题568个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纪实
全国旅游商品大赛结果出炉~~~
~~~
~~~今年以来,德清农企用工成本降低43%,农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40%以上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副刊
线上矛调中心解开“急难愁盼”
一张网可办5000余项执法事项
把美丽注入城市“细胞”
农村公路美如画
风好再扬帆
湖州金银奖数量全省第一
我市公布校外培训机构违法十大典型案例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硬核力
今日导读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