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90后”挑大梁 产品变时尚

我市非遗创新更有“年轻范”

  记者  徐  震 

  本报讯  莫兰迪色系包装、水笔型毛笔……日前,湖州王一品斋笔庄推出一款名为“慢生活”的湖笔套装。“这款新品主要面向年轻人,深受市场青睐。”王一品斋笔庄总经理许剑锋说。据悉,湖笔制作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一品斋笔庄是一家有28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二者的结合让非遗迸发了新的活力。

  “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既需要守住传统,也要不断接地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艺术与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非遗11个,省级非遗50个,市级非遗304个,覆盖民间文学、曲艺、传统技艺等10个方面。近年来,我市非遗传承人不断开拓思路、创新产品,用文创激活非遗,诞生了一大批年轻时尚的非遗产品与作品。

  作为一家拥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业,百年老字号诸老大在中秋临近时推出了近10款月饼产品,其中牛油果流心月饼以“智造中国牛”为主题,包装色彩多样,潮味十足。“今年已经是诸老大第三年推出创新产品了。”湖州诸老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想把传统文化做得生机勃勃,成为国人的伴手礼。”

  除了产品更加时尚化,非遗传承人也更加年轻化。日前,在市文化馆排练房,一群“00后”“湖剧新苗”在进行练嗓、扇子功、把子功等训练。经过连续3年的专业训练,他们如今初具湖剧表演功底。今年6月,湖剧现代戏《国之守锷》登台,他们的精彩演出得到观众的连连掌声。2011年,湖剧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无论从学生培养还是展现形式,都更显年轻化。

  “目前,我们的制笔师傅也以‘80后’‘90后’为主,平均年龄34岁。”许剑锋说,这几年,湖笔技艺制作有了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他们不仅耐得住寂寞,也为湖笔注入年轻的设计思路。“非遗的传承最重要的是人,我们也将培养更多的年轻技工。”他说。

  “今年,我们除了建立非遗展示馆,加大非遗教学,还将培育‘非遗+旅游’新业态,加快非遗项目的创新性转化,推出一批年轻的非遗‘城市礼物’。”市文化馆副馆长郁丹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
长兴新源村有两块吊瓜基地,一块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机会,另一块实行股份制经营——~~~
“90后”挑大梁 产品变时尚~~~
~~~
~~~安吉绿色交通发展试点项目获评省级优秀
项目警官护航工程建设~~~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副刊
练“救”本领 赛出水平
龙湖:首进湖州,致献千年名城
秀水泱泱 菱歌悠悠
两块吊瓜地 一个“共富梦”
我市非遗创新更有“年轻范”
湖州再添两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一路畅行,增添“新绿”
环渚为建筑工地做“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