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浔打包“禽业智慧”送广安

湖州援建项目助结对地区农业转型升级

  通讯员  唐永军  记者  徐震 

  本报讯  在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消河村的东西部协作生态肉鸡养殖共富示范基地,10栋现代化养殖棚整齐排列,悠扬的音乐近日在鸡舍内飘荡。“我们养的鸡,是听着音乐长大的。”基地业主周亮亮介绍,音乐能有效降低鸡群应激反应,减少打架啄毛现象,还能刺激鸡群采食。今年上半年,基地出栏肉鸡14万余只,产值近1500万元。

  该基地是湖州援建的东西部协作重点产业帮扶项目,建有10栋标准化养殖棚。湖州援建广安工作队介绍,广安区是南浔区东西部协作结对地区,近年来,南浔区在广安区有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智能化、标准化、低风险的现代化肉禽、蛋禽养殖模式,助力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与音乐同步运转的,是一套精准高效的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能智能调控饲料配比,定时消毒净化环境,全程保障恒温饮水。“温控、饮水、喂料全自动化,不仅提升了肉鸡品质,也缩短了出栏周期。”周亮亮说,鸡栏内铺设了由稻壳等材料配制的天然发酵床,经发酵的粪便产物直供有机化肥厂。

  除了资金支持,湖州援建广安工作队还为基地牵线引进南浔“温氏鸡养殖模式”,采用“公司+业主+农户”模式,引入红瑶、黑瑶、天鹭黑鸡等畅销品种,由温氏集团统一提供鸡苗、饲料和药物,保障市场销售,有效降低了养殖户的市场风险。

  现代农业让乡村收获“真金白银”。花桥镇镇长唐建算了一笔账:基地年租金30万元,扣除土地成本3.17万元后,剩余部分按项目村35%、其余村13%的比例直接分配至各村账户。

  该基地更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致富车间”,吸纳本村及周边100余名村民灵活就业,年提供务工机会3000余人次,带动人均年增收超千元。62岁的村民彭润华说:“活儿不重,上个月挣了2000多元,还不耽误家里事。”

  “目前,我们正在试验‘脱温鸡+成品肉鸡’共养新模式,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存栏量,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周亮亮说,湖州援建让农业养殖变得智慧生态,接下来,他们将向更多的村庄推广“湖州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0和0.5个百分点
亮相世贸组织活动~~~
~~~
~~~孙贤龙讲话
品牌增值 链条延伸 科技赋能~~~
李上葵在省政协十三届十六次常委会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湖州援建项目助结对地区农业转型升级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两岸湖笔文化交流活动在湖举行
湖州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3%
湖州向全球展示“以竹代塑”
智纺“金线”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传达学习 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
杨家埠解锁“西塞共富田园”新玩法
抓住“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重大契机 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四个凝聚”
南浔打包“禽业智慧”送广安
“触摸”科技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