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艳琦
本报讯 “要保持短视频发布的频率,流量是累积出来的。”在长兴县泗安镇,村播达人“三农黄哥”团队带头人黄际来正与几位远道而来的“学生”分享经验。日前,在市市场监管部门的牵线下,4位村书记专程来到泗安镇,向这位拥有丰富公益助农直播经验的“老黄”取经,学习如何提升直播流量、推广农产品。
这场学习交流,正是市市场监管局在“平台+产业”赋能行动中对拓展“平台+直播”规划的具体实践。面对部分村因经验不足导致直播流量上不去、影响农产品推广的实际困难,市场监管部门精准对接需求,促成经验共享。不仅帮助基层提升数字化营销能力,更以“村播”为载体,直观、互动地传播乡村产业与生态价值,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路。
立足产业特性,市场监管部门探索出差异化赋能路径。针对农产品不易保存、季节性强的特点,市场监管部门推动开展“农播”“村播”,推销季节限定的“时令鲜品”,有效化解滞销风险。在南浔区善琏镇湖笔小镇,市场监管部门助力当地开展“非遗直播”,以“非遗故事”等场景化叙事,实现优质产品内容“种草”。在化妆品企业和茶饮生产企业,指导试水“透明工厂”直播模式,以产线可视化打破美妆、食品行业信任壁垒。
直播业态的繁荣,更需坚实人才根基支撑。市场监管部门联动高校、企业及社会力量,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以“创业第一见面人”机制精准导引新入市主体,聘任平台经济导师提供实战指导;推动产教融合共建实训基地,系统传授直播运营、流量转化等核心技能。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助力孵化12个超千万元规模直播间,主导建成6个实训基地和2个绿色直播基地,指导培养608名“互联网营销师”等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