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信息“码”上知晓 项目流程“指尖”操作

湖州中心城区在建工地“一码通”上线

98个工地预计7月底前全部完成挂牌
湖州晚报 2021年06月03日 吴昊

扫一扫 查看更多内容

  H记者 吴昊

  本报讯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屏幕上就出现项目概况、施工进度、规划方案、责任主体等信息,还能在线申报、审批项目……这样的智慧化管理模式,在湖州已经成为现实。记者昨从市建设局了解到,随着在建工地“一码通”上线,“云端管理”逐步推广开来。

  “这是我们项目的‘工地码’,扫码可查询项目信息、在建情况、现场作业人员等五大块22项内容,既可以实时了解相关情况,又避免无关人员随意进入工地。”昨天上午,在湖东分区HD-03-04-03A地块开放建设项目大门口,醒目的二维码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记者拿出手机“扫一扫”,进入“湖州市智慧监管信息化综合平台”登录界面,看到监管账号登录、企业账号登录、游客登录共三种渠道。据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造价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游客登录主要针对公众开放,可以直接登录,无需注册、登记。

  作为社会人员登录后,记者看到其中不仅有五方责任主体、施工概况、套系概况等具体信息,还开放了公众投诉通道,市民发现工地施工、管理相关问题,如扬尘治理不达标,可以上传文字和照片进行实名投诉。

  “为方便社会公众操作,我们为每个工地制作了单独的‘工地码’,好比让每一处工地都有‘专属身份证’。”该工作人员说,“工地码”与手机端、电脑端等监管平台联动,实现基本信息码上查、联动管理掌上通、过程审批线上办,推动工程建设领域治理现代化。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建设局以“智慧监管信息化综合平台”为依托,构建覆盖企业、部门、群众等主体的“工地码”,用于部门监管、企业审批、公众查询,实现“一码管到底”。中心城区98个工地陆续开展申领、制作、挂牌,预计7月底前全部完成挂牌。

  “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扫码登录,在线查看工地管理情况。”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结合实时监控数据,做到发现问题即时派单、线上核验整改情况,实现“发现问题、现场整改、结果反馈”全过程闭环,目前已派单整改项目118个,规定期限内整改回复率达100%。

  对企业而言,“工地码”同样让他们感受到便利。据了解,“工地码”通过在线公示审批进展、整改要求等,形成线上申报、审批、验收“一体化”模式,将审批时间由原先的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审批材料由10余份精简至5份,实现审批“指尖”操作。

  “同时,我们还针对在建工地的报验资料和起重设备安、拆告知等环节,设置限制性申报要求,不满足相关条件的企业,系统不予提交,从源头减少企业缺项漏项、审核人员重复审核等现象。”该负责人说,今年以来,中心区域范围内在线审核1455次单体,一次性审核通过1446次,通过率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