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畅行班车的发车,让西塞村更有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底气。西塞村看点很多,不仅有成片的荷花,村附近还有不少旅游景点。接下来,该村还打算开启全天候的周末集市,建设、推出休闲草坪,亲子游、民宿集群村落等项目,富裕村民的“钱袋子”。
H记者 董梁/文 王洁涵/摄
我叫施松泉,今年88岁,是南太湖新区杨家埠街道西塞村的村民。我们村位于杨家埠街道的西南面,村东与吴兴区妙西接壤,村西与长兴县和平镇接壤。我见证了当地村民从步行、摆渡进城,到靠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出行,再到公交代步的改变。
今年乡村畅行班车发车,公交车次增多了,每周三,村里还办起杨庄农夫集市,这也是班车开进西塞村后开出的一个便民富民项目。坐着公交去赶集,成了村民们一件时髦事。
公交进村
方便百姓出行
我们村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离湖城中心城区远,以前交通落后,如果步行的话,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走到城里。我从小就是靠步行,后来,到湖州能坐船去,但要早起,有时为了赶船,半夜也不能睡觉。
这几年,湖州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村也同样变化很大。要想富、先修路。慢慢地,农村有了公路。路通了,公交也来了。公交通车当天,我印象特别深,村里人欢天喜地,不少人都夸“以后进城方便了。”
村里去城里的公交是44路公交车,这路公交车从湖城时代广场换乘中心出发,西塞村杨庄公交站点就是终点站,每天有好几班,村民“家门口”坐车,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城往返。以我为例,我在湖城凤凰一村也有房,现在通过44路这个纽带,每年我城里住住,村里住住,很开心,自己的公交卡也享受到了绿色出行的优惠政策,往来坐公交都不要钱。
乡村畅行班车发车后,湖州市公交集团还特地组织人员来到村里,了解大家的出行需求,说是接下来会根据今后的客流情况适时增加班次,方便村民进城回村和吸引城里人来村旅游。
乡村畅行
助力农夫集市
今年,依托乡村畅行班车的客流红利,村里办的农夫集市,名气越来越大,热闹极了。集市在春节期间最高峰时,摊位有150余个。
除了44路,在西塞村杨庄公交站点停靠的公交车还有40路,这路公交车是以我们塘口集镇为中心,串联着周边几个乡村。今年,每周三的早上7点,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乘坐40路公交车,带着农创产品和土特产来赶集。早上8时开始,市区群众则乘坐44路公交车陆续来到集市,逛一逛,买买土特产。
我现在也是集市的常客,经常买些花卉,拿回家装点院子。在集市上,我认识了很多来此摆摊的村民。其中一位摊主陈书延告诉我,他来自长兴和平镇,今年55岁,原本在家务农的他,听说我们村办集市,很多城里人会坐公交车来购物,于是他也带货来赶集。如今,他编的竹椅、竹篮深受欢迎。
近年来,在全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西塞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村容村貌不断翻新,先后荣获湖州市美丽乡村、湖州市精品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乡村畅行班车的发车,让村里更有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底气。我们西塞村看点很多,不仅有成片的荷花,村附近还有不少旅游景点。西塞村村委会副主任薛亮告诉我,接下来,西塞村还打算开启全天候的周末集市,建设、推出休闲草坪,亲子游、民宿集群村落等项目,富裕村民的“钱袋子”。
对话湖州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客运公交科 副科长 俞乾健:
近年来,湖州公共交通组织、设施配套不断完善,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作为“共富班车”第二批项目的乡村畅行班车把目光聚焦在农村群体。
我市将围绕“基础提标、服务增智、发展扩能”三个重点,大力开展乡村畅行“共富班车”工作。
基础提标方面,在实现行政村公交站点全覆盖的基础上,缩短公交站点距离,实现行政村公交站点一公里全覆盖,方便农村居民公交出行;服务增智方面,实现行政村公交站点电子站牌全覆盖,并开发应用农村预约定制公交平台,为群众提供智慧化、个性化的公交出行服务;扩能方面,拓展将公交服务与旅游、邮政、公路养护等其它行业有机融合,为公交持续健康发展激发新的活力。
下一步,根据“乡村畅行”班车工作实施方案,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量化推进落实,按照第一年总体不低于60%的目标推进,力争两年时间全面完成乡村畅行这一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