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记者 忻媛
本报讯 本周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眼下,各种“云端”植树、“码上”尽责正在成为新常态,义务植树进入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阶段。
昨天,德清吴女士通过“全民义务植树”微信公众号成功完成了一次植树认捐活动。她参加的是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起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暨“我为亚运种棵树”活动。
“这个活动有两种方式可以参与。”吴女士告诉记者,一种是可以通过网上预约报名,在这周日也就是植树节当天,到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现场参与绿化造林活动;另一种是通过线上捐赠的方式,参与“我为亚运种棵树”捐资尽责活动。她周日没时间过去,所以就选了第二种。“也算是‘云端’植树了。”她说。
由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慈善总会共同主办的“种春天·向未来——碳达人赋能绿色生活”主题植树活动,连日来面向社会发出春苗认领活动,邀请市民在网上通过捐赠碳积分的方式参与公益认领。
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与绿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用于大规模植树的空间越来越少。对此,我市也在不断努力引导市民参与其他形式的义务植树,并通过数字探索、基地保障,打通义务植树尽责“最后一公里”,实现群众云端种树。
“去年以来,我们通过‘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的打造,并结合浙里种树等微信小程序或App,广泛开展‘云种树’活动。”该负责人称,如在全市义务植树活动中,市民可以通过网上报名、现场扫码认种领碳积分,还可了解树种及习性。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市有38.5万人以各种方式参与义务植树,共种植树木197.7万株。而“云”上绿意浓已成为植树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