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有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疑问,可以拨打湖州市24小时心理援助服务热线:96525,或者关注“南太湖心航”公众微信号,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知识。
H记者 张璐
本报讯 “我并不是特别聪明的孩子,但是我知道他希望我学习好,我也想成为他的骄傲!我真的尽力了……”和心理医生沟通时,孩子的思路很清晰。她明白父亲的意图,但是她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永远达不到父亲的要求呢?
“她的父亲其实也很苦恼,因为现在孩子看到他就像仇人一样,他只是怕她以后吃苦,别像自己生活得那么艰辛。”近日,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于甜表示,在和这对父女沟通时,明明都能感受到对彼此的在乎,但是因为不理解,两个人的关系随着孩子年级升高越来越紧张,孩子还做出了极端行为。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家长则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双方都没有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于医生解释,越是懂事的孩子,其实越容易钻牛角尖,这也是每个人进入青春期后很自然的成长反应,这代表着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更加全面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他们迈出了通往独立自主的一大步,穿什么衣服、怎么打扮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和什么人做朋友,他们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再盲目服从父母的安排。同时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他们会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希望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希望被人认可等等。这些是每个人心理发展必经的阶段。
那父母为什么会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呢?因为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特别依赖父母、无法独立和缺乏生活经验的,所以他们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希望孩子少走弯路,可以有比自己更好的未来。所以看到孩子有了不成熟或者是可能有问题的行为和想法时,他们就会本能感到担心,想要阻止。
于医生建议,青春期的孩子首先要尝试做自己坚定的支持者,不要轻易被否定被标签,只要你确定自己是在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并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其次,学会参考父母的意见。虽然父母提出的意见可能不是你期待的或者是和你的期待完全相反,但父母的意见是他们多年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道理。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父母保持沟通,不论父母是怎样的态度,我们都要理解那是他们爱你的方式。也许他们做得不够好、有些想法跟不上时代,但他们一定是最关心你的人,也是能给你最强大支撑的人。
同样的,作为家长,面对孩子主动的沟通和求助,也要耐心地倾听,学会接受孩子某些方面的“平凡”。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