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作贡献

——各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湖州日报 2022年04月14日 李则名 张斌 姚思思 许旭 徐超

图为5个代表团审议现场,代表们在发言。 记者 项飞 王洁涵 陆一平 张剑 盛少波 谢尚国 李则名 摄

  吴兴代表团:

  奋力书写美好吴兴新篇章

  记者  李则名 

  本报讯  吴兴代表团连日来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发言踊跃,气氛活跃,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讲体会、谈感受、提建议。代表们认为,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湖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是一个高瞻远瞩、立意深远、积极进取、务实奋进的好报告。

  报告中提及的“地区生产总值向6000亿元目标迈进”等内容,让吴兴代表团的每个代表都倍受鼓舞。这些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吴兴区产业转型不断加快,赶超后劲持续增强,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幸福指数稳步攀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代表们认为,报告中提出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发展引领区,构建高能级开放平台。这和吴兴深入推进西塞“科学谷”、阳山“时尚谷”及太湖实验室建设等举措不谋而合。去年以来,吴兴创新推出“五区联创”“十大专班”,在全市率先引进百亿级三一装载机高端制造业项目,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夺得首轮投资“赛马”激励,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稳中向好。

  围绕报告中提出的“基本建成全国人才创新创业理想城市和长三角科创枢纽城市”等新目标,代表们表示,随着沪苏湖高铁建设的加快推进,吴兴与上海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吴兴要以实际行动坚决扛起主城区的使命担当,以主力主角姿态抓好推进落实,坚持人才强区、创新强区战略,努力构建高层次人才战略图谱,集聚补强产业链的高端创新创业团队,彰显“市区一体、奔跑赶超”的创新品格。

  代表们说,吴兴区接下来要深耕“主城”发展,用好“滨湖”资源,守好湖城“根脉”,着力打造产业集群生态圈、科技创新策源地、营商环境最优区;通过改革提速、产业提效、乡村提档、服务提质等新举措,推动“深化改革”走前列、作示范,形成更多最佳应用、迭代完善治理体系、持续探索创新经验,努力成为“浙北再崛起”的主要增长极,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书写美好吴兴新篇章。

  南浔代表团:

  在“浙北再崛起”中勇当先锋

  记者  张斌 

  本报讯  连日来,南浔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现场气氛热烈,代表们各抒己见,话民生,谋发展。代表们认为,报告站位高远、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指导性强,与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一脉相承,是一个既接地气又创新务实的报告。

  报告中,五年硕果振奋人心、展现了赶超发展硬实力,战略布局高屋建瓴、展现了乘势而上大气魄,战术打法精准务实、展现了担当作为真本色。尤其是多次点题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这让南浔代表团信心百倍、动力十足。代表们表示,南浔区将紧扣市第九次党代会和本次市两会各项决策部署,在“浙北再崛起”中勇当先锋,为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贡献南浔力量。

  代表们认为,南浔区要找准坐标、把握方向,努力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释放叠加优势。顺势而为、乘胜前进,充分发挥南浔基础优势、接轨上海优势、古镇优势、地理优势、民营经济优势的五大叠加优势,加快释放、加快转化、加快放大,奋力谱写赶超跨越、弯道超车新篇章。二是聚焦一号战略。坚定不移把接轨上海作为一号战略,打“上海牌”、举“创新旗”,举全区之力规划建设好市委、市政府给予南浔的“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这块“金字招牌”,努力把“上合区”打造成为“上海大企业的第二总部、上海年轻人的创新工场”。三是优化生产布局。南浔正紧紧围绕“5912”工作体系,加快构建“中心极化、两翼北进、菱和振兴、南部开发”区域总体发展布局,不断优化深化全域生产力布局,以区域高效一体化发展定位,奋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四是突出工作重点。在全面接轨上海中当先锋,高起点规划建设包含“一镇一湾一区”的“上合区”;在加快产业创强中打头阵,坚持“对外招大引强、对内培大育强”两手抓、两手硬;在提升城市能级中争高地,加快打造互联互通交通网络,持之以恒提升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在推进绿色共富中作示范,以“一核三带六片区”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重点片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全力推进“扩中”“提低”改革;在建设文化强市中树标杆,以“保护好形态、修复好生态、展示好文态、培育好业态”为重点,进一步擦亮南浔文化名片;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求突破,健全完善“5912”工作体系,加速形成“多跨协同、条抓块统、整体智治、闭环管理”的工作格局。

  德清代表团:

  打造改革创新高地、品质生活新城

  记者  姚思思 

  本报讯  德清代表团连日来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政治站位高、成绩亮点多、目标举措硬、作风要求实,是一份展现全局思维、彰显使命担当、体现实干导向的好报告。

  代表们表示,过去五年,德清的发展实现了硬实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明显增强,发展质效明显提升。

  代表们表示,德清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和湖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按照报告关于六个“新湖州”以及今年十个方面工作要求,努力发挥优势、提升贡献、走在前列,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代表们表示,要聚焦打造“改革创新高地、品质生活新城”的主攻方向,重点围绕打造“地信智慧城”、莫干“论剑谷”及驱动产业创强等方面,不断凸显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做大人才总量,做强创新平台,做优创新生态,加快实现创新裂变;坚定不移深化接沪融杭,放大近沪临杭区位优势,当好湖州跟杭州对接的“桥头堡”,助力“接轨沪杭、联通苏皖”,更好融入“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舞台,加快把德清的战略叠加优势转化为“浙北再崛起”的重要支撑;坚定不移勇于改革破冰,紧紧围绕报告关于“依靠改革塑造竞争优势”的要求,做到更加突出系统集成、缩小城乡差距,更加突出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更加突出以民为本、增进群众认同,不断打响“停不下来的德清改革”品牌;坚定不移塑造品质生活,放大城乡融合均衡优势,坚持以“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为目标指引,全面提档城乡基础设施,持续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加快打造精神富有样板,努力构筑“品质生活新城”;坚定不移提升变革能力,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实事求是、创新实干,始终坚持崇德尚廉、崇廉拒腐、遵规守纪,始终坚持沸腾状态,大抓落实、大干实事,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亚运筹办与社会平安稳定、重大改革与共富先行示范等重点工作,努力为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贡献德清力量。

  长兴代表团:

  高质量赶超发展中再显雄姿

  记者  许旭 

  本报讯  这两天,长兴代表团全体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大家紧密结合湖州、长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谈感受、提建议、话发展,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代表们认为,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对过去一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深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高举高打、善作善成,加速“浙北再崛起”的务实工作和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了当前湖州发展的全新气象,对“新湖州”建设更加充满信心。

  代表们认为,报告通篇贯穿了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无论在目标还是路径上,都与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高度契合、一脉相承。报告用六个“新湖州”的阐述,描绘了一幅更具实力、活力,更显品质、人文,更加美丽、幸福的新图景。报告提出要争当主力主角,推动湖州从长三角“地理C位”向“实力C位”迈进;同时,顺应共同富裕和“双碳”大背景,提出“争创绿色低碳共富示范市”,既详实全面、实事求是,也体现了“能快则快、应高尽高”的争先姿态。

  握指成拳才能凝聚最强合力。代表们认为,作为湖州一份子,长兴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始终做到对内“抱成团”、对外“一张牌”、全市“一盘棋”。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特别是高标准谋划推进长合区建设,为湖州发展积蓄新动能。

  实体经济永远是湖州最重要的基石。今年以来,长兴县围绕“十百千万”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大力开展“六百”攻坚。一季度,新签约项目固投达178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1个;完成新开工项目35个、新竣工项目38个、“六未”项目销号32个。长兴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查短补短、加压奋进,着力在接续攻坚中,奋力夺取“半年红”的高分报表。

  代表们纷纷表示,长兴县作为湖州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要进一步在赶超目标上自我加压、在赶超发展上全面加力、在赶超落实上奋力加油,传承发扬“长兴精神”,深化开展“双提十攻坚”行动,着力通过“富美长兴”攻坚奋战,为全市高质量赶超发展、加速“浙北再崛起”作出长兴应有的贡献,为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贡献长兴力量。

  安吉代表团:

  争当长三角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地模范生

  记者  徐超 

  本报讯  安吉代表团这两天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认为,报告总结成绩很客观、很全面、很准确,分析问题非常透彻,部署工作科学系统,既有总体要求、又有重点突破,既有目标任务、又有具体路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引领性、实践性。安吉干部群众将结合安吉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的奋斗目标,对标对表,细化举措,着力推动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报告明确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报告提出,安吉县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先发优势,争当长三角绿色低碳发展的样板地模范生,这让代表们倍感振奋。代表们一致表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全力打好现代产业振兴、城市能级提升、共同富裕先行三场攻坚战,努力争当长三角绿色低碳发展的样板地模范生,为全市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作出更大贡献。

  代表们认为,报告蕴含了勇于开拓创新、大力攻坚项目、坚持绿色发展、保持务实为民四个方面的导向。代表们结合安吉实际提出了建议,比如以“两山”未来科技城建设为统领,加快建设灵峰智慧绿谷;持续浓厚大抓投资、大抓项目的高潮热潮,以有效投资带动“增量崛起”和“存量变革”;持续深化“竹林碳汇”“节能降耗”“低碳转型”等工作,放大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优势,充分释放绿水青山活力;加快“扩中提低”,让群众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对照报告中的目标要求,代表们表示,安吉县接下来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质量推动现代产业振兴,早日实现企业上市20家,财政收入2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二是高水平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着力于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积极谋划宁杭高铁二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引进10万名大学生以及教育、医疗人才;三是高质效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全力推进共同富裕的“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十个大型共富产业园、百个小型共富产业园、千家共富乡宿、十万套职工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