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与城市同频共振

湖州日报 2023年07月27日 汤若静

  教育,一定是一件具有浪漫情怀的、执笔未来的大事。

  当高校选择用教育谋划“诗与远方”,在承担起与城市发展相融共兴的职责之外,更彰显了其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决心。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在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以“奋斗不负韶华 梦想激扬青春”为题发表演讲。他讲到:“浙江的‘两个先行’和产业的加持赋能,为同学们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要秉承‘崇德尚能’校训,激发一起向未来的昂扬之态,脚踏实地,有所为有所不为,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正与湖州这座城市同频共振。

  城市滋养高校,高校涵养城市。城市与高校双向赋能,协同共进合作共赢。作为我市区域性高质量高职名校,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城市与高校融合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现在,抢抓时代机遇、深化改革发展、奋力干事创业,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正源源不断地为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湖职力量”。

  铺路搭桥  留住人才

  “大家好,我是斑马西西(湖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HR,我现在给大家推荐的是储备店长岗位,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企业的工作环境。储备店长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主要是……”今年开学以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斑马西西(湖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久立集团、浙北大厦等60余家企业举办了“职场‘云’体验”活动,累计吸引3万人次学生在线观看,帮助毕业生深入了解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文化。

  问题和办法是一对孪生兄弟,面对问题,超越自我、主动解决是唯一的出路。企业直播推荐海量“云上招聘”、“沉浸式”宣讲,学校领导暖心推荐岗位、教师化身“就业红娘”牵线搭桥,就业导师个性网络指导为毕业生求职创业“开方施药”,往届毕业生精准云上帮扶对接“急难愁盼”。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书记校长发挥头雁领航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实地走访和云上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学校就业战线全体工作人员更是秉承“精心、精准、精致、精细”的工作理念,破局而动,精准聚焦云平台,多措并举打好“云端”就业服务的组合拳,助力毕业生成功找到心仪工作。2023年毕业季,学校已累计举办2023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3场,累计参会企业2315家,提供就业岗位4.1万余个,覆盖学校所有专业。近年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8.1%,留湖率提升至46.3%,全力助推湖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经过几年的朝夕相处,学生与院校所在城市之间的黏度很高。他们用脚“投票”是走,还是留?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不满足于把人才“抢过来”,而是真正要实现人才“抢着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打造人才汇聚“磁力场”、引来人才奔涌“活力源”。面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直接听取人才心声,面对面解决人才实际困难。为高层次人才申领“湖州绿卡”,争取地方政府在购房补贴、家属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最大支持力度,定期召开各类人才发展座谈会,重要节点、重要活动和教学、科研、人才等重要工作会议邀请各类人才代表出席,听取意见和建议,学校各类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不断增强,人才生态不断优化。

  深化校地合作,共筑人才高地。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人才正双向奔赴、相互成就。截至目前,全校已有教职工706人,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54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88人。学校获湖州市重才爱才先进单位、市人才招引工作先进集体。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首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教学名师2人、省151人才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2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

  内外兼修  文化育人

  7月10日,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跑遍美丽校园 看见美丽中国”路跑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学校师生以及社区的500多名路跑爱好者的积极参与。此次活动以学校步道为基础,全程约8.8公里,沿线设置打卡点,路跑爱好者穿梭在学校镜湖畔、拂云桥、晴川坡、校史馆、文化长廊等校园标志性建筑与自然景观之中,在美丽校园和文化校园中享受运动的快乐。

  无论是这次的路跑系列活动,还是小长假、双休日期间,湖州市民前往学校“打卡”。校园里遍布各种身影:呼朋引伴或携孩子散步游玩或趁季节赏花观鱼或逗趣天鹅或健身运动。对于学校开放校园的举措,湖州市民纷纷交口称赞。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打开校门,对社会实行无障碍开放,致力于建设开放、包容、友好、文明校园,努力向城市、向市民传递温暖。

  接下来,学校将充分发挥学校服务地方功能,让校园内丰富的文化、休闲、健身等资源辐射社会,继续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传播亚运知识,共建共享精神家园,引领社会风尚,围绕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年度工作主题,推动高质量建成区域性高职名校,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赋能添彩。

  大学校园的开放,提供了宝贵的运动、文化活动空间,最大程度上利用公共资源,展现了高校“有取有用”的公共服务理念,且让人有机会感受大学校园的美好环境,接受精神的熏陶和启迪。

  大学的美好环境除了自然风光,也体现在为师生服务的方方面。6月20日,吴兴区最优政务服务四季便利店(湖职院店)在大学生事务服务大厅正式启用,这也是全市首家落户高校的便民服务点。在这个服务点,引进了可信凭证自助打印终端、医保受理终端等数台便民设施,满足了校园师生证件照拍摄打印、身份证补办、医保办理等多项需求。

  近年来,发放助学金、助学贷款等1717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241人次。投入近6000万元,完成教学区、主干道路改造升级等民生实事项目50余项……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切实提升。

  在创新体制机制,增加内生动力的同时,学校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文明之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明之花成了校园最美的风景。

  为建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院,师生2万余人次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建成校史馆、农民学院展厅,着力环镜湖文化带建设,创设“镜湖大讲堂”,学校邀请名师专家、劳模工匠、杰出校友等来校讲学讲座16场次。遴选学生公寓“雅正”文化、“双创周”等12个校园文化品牌,彰显育人功能。

  多措并举  校地合作

  一所大学的品质决定了一座城市的品位。城市与高校互动发展,相得益彰。

  就在一个月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国家一级茶艺师张冠芳随我市代表团出访日本东京和北九州推广湖州茶文化。身着汉唐服饰,手持传统茶具,一边演绎着唐代煎茶、点茶技艺,一边现场解说湖州茶的特点,张冠芳老师真实地还原了盛唐宫廷烹茶全过程,吸引了来宾的驻足观赏和把盏体验。这份“湖职特色”不仅助力推介“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金名片,更使“湖州茶印象”深入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心中,对推广湖州茶文化有重要意义。

  这正是高校服务地方的缩影之一。区域性高质量高职名校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康庄大道”?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瞄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更好服务湖州”工作主线,聚力校企合作,在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实现了专业与产业深度契合,以产业链为纽带促成跨学科交叉融合,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

  联合市总工会成立南太湖劳模工匠学院开展公益夏令营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开展百名教授博士入企服务、“阡陌潞”实验民宿在吴兴区八里店镇潞村开业、创新研发无醛木材胶黏剂助力人造板产业升级……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政校企协同的好举措、好经验、好做法脱颖而出。近日,我市高端装备制造实习实训基地更是成功入选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这也是我省唯一入选实训类基地案例。

  作为服务地方的区域性高质量高职名校,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尊重知识、崇尚科学、服务地方一个缩影,每年都有数不清的科技工作者在田间、厂房、一线书写无数的感人湖职故事。其中,王兆成博士就是代表之一,他领衔的团队八年如一日,通过技术助农,助力“浙疆”乡村振兴。走遍了15个乡镇调研,提出了新型的核桃复合栽培模式,建立了200余亩示范基地、推广应用3000余亩、培训2000余人次,推动浙江技术在皮山县大面积应用。新时代的湖职人,立足湖州、服务浙江、辐射全国,写大地论文、在奉献中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湖州市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专业布局,通过大力引进、培育专业人才,促进“专业群”与湖州经济的“产业群”无缝对接,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湖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扎实推进“两个先行”,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湖职力量。

  文/汤若静

  本版图片由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