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璐
“每年深秋、冬季和早春是流感的活跃期。今年流行的毒株为甲型H3N2,与去年的甲型H1N1不同。由于多数人对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感染和发病,因此呼吁大家提前做好预防。”11月4日上午,吴兴区疾控中心传防科科长刘腾表示,根据流感监测周报,现阶段导致流行性感冒的主要是甲型H3N2毒株,预计今冬明春流感也以它为主。
为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推荐在每年9至11月接种流感疫苗。通常接种2周至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对抗原类似毒株的保护作用可维持6至8个月。此外,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都可能不同,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以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免疫保护。若未及时接种,整个流行期内仍可接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尤其以下5类高危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提前接种;出现症状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一是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其中年龄小于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二是大于65岁的老年人;三是肥胖者;四是妊娠及围产期妇女;五是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疾病或状况者。
“接种流感疫苗不但可以起到较好的自身预防效果,还能更好建立免疫屏障,千万不能把流感当作重感冒,一旦出现持续高热、明显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防并发症风险。”刘腾介绍,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主要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流涕、轻度发热、咳嗽和偶发喉咙痛,是一种自限性的病毒感染,引起并发症的风险比较低,死亡率也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