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巴马的安抚亚洲之旅

  4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始亚洲之行,一周内访问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自其在首任总统任期内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奥巴马足迹鲜至亚洲,因此这趟行程格外引人关注。

  按照白宫的说法,奥巴马此行意在展现美国在外交、经济和安全领域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接触的承诺。舆论认为,奥巴马此行本意在于巩固亚太地区安全同盟格局、推销由美国主导的地区经济新秩序。

  奥巴马第二任期以来,美国对外政策重点集中于中东热点,近来又因乌克兰危机牵扯精力而疲于应付,引发外界对“亚太再平衡”虚多实少的猜测。一些盟友甚至开始质疑美国保护“小伙伴”的决心。

  舆论认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安抚之意。在行前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以及在日本访问期间,奥巴马两度表示,钓鱼岛在日本施政之下,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

  美方上述立场虽不新鲜,但是通过在任总统之口说出尚属首次。有政治分析师认为,奥巴马“高调”表态,意在打消日本和其他盟国对美国不履行安全承诺的担忧。

  针对美方的立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美日安保条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无法改变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事实。

  当然,奥巴马“迎合”东京的背后也存“私心”——希望日方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中作出让步,推动这一协议尽快达成,使美国能够借力TPP打造下一代全球贸易规则。

  短期而言,奥巴马希望TPP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帮助美国实现出口倍增,并以此促进就业。毕竟,美国失业率仍在7%徘徊,奥巴马就任后始终未兑现当初竞选纲领中有关恢复经济的承诺,令民主党面对今年11月中期选举颇感压力。

  不过,由于在农产品和汽车市场准入问题上分歧太大,直至奥巴马离开东京,美日双方仍未就TPP达成基本共识。而与日本谈判僵局不破,将直接影响美国与其他参与国的谈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明言,只有日本在市场准入方面作出重大让步,它们才会考虑在规则方面作出妥协。

  在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世界格局日益多极化之际,不论美国是否承认,其“号令世界”甚至执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资源、能力和意志正在逐渐下降。

  新华社记者 刘黎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版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深度新闻
   第A06版:时事新闻
   第A07版:区域新闻
   第A08版:专版
奥巴马的安抚亚洲之旅
德清整治农村“一户多宅”成效显著
接地气 破难题
我国研制成功第二代安全电子邮件系统
韩国总理郑烘原引咎辞职
伊军队越境叙打击恐怖组织
坦桑尼亚举行50周年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