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感谢基地的帮助,使我家收入增加了不少。”近日,拿到产业帮扶基地发放的9000元,长兴县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大荡漾村低收入残疾人张全利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以来,长兴县以“打造精准助残县域典范”为目标,对象精准、项目精准、服务精准,把特色产业与低收入残疾人结合起来,在扶“志”、扶“智”、促就业等方面做文章,探索出了一条帮助低收入残疾人增收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共有569名低收入残疾人被确立为帮扶对象,并已全部落实相应的帮扶措施。
张全利被安排在太湖龙之梦乐园里的“十百千万”助农增收自主产业帮扶基地上班。他说:“基地为我们免费提供场地、种苗等,采取基地用工、带动发展、技术指导等方式给予帮扶,由我们进行牧草种植,最后统一卖给太湖龙之梦乐园。”
目前,长兴县各乡镇(街道、园区)新建产业帮扶基地61个,面积达2104.6亩,入驻低收入残疾人313人,并与275个专业合作社签订帮扶协议,低收入残疾人平均增收1万元。
同时,为促进低收入残疾人农户自主创业,长兴县残疾人联合会还通过产业发展指导培训、提供专项帮扶金融贷款等服务,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低收入残疾人农户从事种植养殖业。
针对“会生产不会卖、会卖价不高”等问题,长兴县残联探索实施低收入残疾人农户自行销售为主,长兴县农合联及其会员负责包销兜底的解决方案,彻底解决销售环节可能存在的障碍,解除低收入残疾人农户的后顾之忧。
今年59岁的陈阿海在长兴县残联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容中队的帮助下,进行技能培训后,在雉城街道长安路附近的安置点为居民修补鞋子。“现在平均每天有一百多元的收入,真的很感谢他们的帮助。”陈阿海说。
此外,对于没有技能的低收入残疾人,长兴县残联还根据个人意愿,牵头向各地成人学校或社会专业培训机构购买服务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2017年以来,共为1897名低收入残疾人提供各类技能培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