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促进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化、规范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市坚持高标杆打造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全国率先发布绿色融资项目评价规范和绿色融资企业评价规范,制定绿色银行评价规范和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建设规范,并建立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和评价标准。其中,绿色融资项目和绿色融资企业评价方面,在有效识别“绿”与“非绿”的基础上,按绿色程度分为“深绿、中绿、浅绿”,建立“企业申请、主办银行初评、第三方中介机构复评”的评价模式,从而给出了“为谁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的湖州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我市还先后研发了多个绿色金融系统,其中市人民银行主导建立的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该系统连接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集绿色贷款统计分析、绿色信贷流程监管、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效应评估为一体。该系统今年8月正式上线运行,全市35家银行机构全部接入,截至10月末,系统共采集银行绿色信贷数据3000多笔,相关数据信息已初步应用到绿色金融日常管理、统计分析和业绩评价等各个方面。
市金融办主导打造出全国首个“绿贷通”“绿融通”“绿信通”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将各银行数百款信贷产品集纳于平台,彻底解决了银企对接不畅通问题。另外,我市还开发了全国首个地方性绿色融资企业(项目)认定评价IT系统,从而解决了绿色识别效率低问题等。
在绿色信贷市场激活方面,通过“财政贴一块、央行贷一块、银行让一块”方式,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我市通过实施差别化绿色贷款贴息政策,激发绿色金融发展内生动力,市财政对金融机构按绿色企业信用贷款余额5%给予财政风险补偿;人民银行则为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的央行再贷款再贴现资金专项支持;此外,各银行通过信贷规模倾斜、资金内部转移定价优惠、节约经济资本占用等措施,有效降低绿色企业和项目综合融资成本。“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湖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能力领跑全国,且在长三角‘40+1’城市群绿色金融发展竞争力综合评估中位列第一,可谓硕果累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湖州模式’已然初步凸现。”市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