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数字化改革精准赋能安全生产监管

  蔡伟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今年是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数字化改革的元年,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领域重大风险、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现代化,迫切需要依靠数字化改革精准赋能。

  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数字化改革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正在进入以数字化为突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转变为新的生产要素和治理工具,为推动大数据时代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构建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顺应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数字化发展。数字化改革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的建设数字浙江决策部署一脉相承,是新发展阶段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是对市域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安全生产监管领域数字化改革与转型,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工作的具体要求,也是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二是提升监管效能的迫切需要。安全生产监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反复抓、抓反复的动态循环管理过程。传统安全生产监管体系面临的人员缺乏、监控死角、监管方式不够灵活、监管评判不统一等矛盾,是制约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突出短板。基于5G、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监管手段,能够有效打通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安全生产主体信息壁垒,提高防范预警、应急处突能力,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能,更好推进平安湖州建设,确保城乡运行安全稳定。

  三是助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据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存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达80%,这些企业生产装备相对落后,事故易发多发。通过将“数字化”运用到安全生产监管中,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能够倒逼企业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更好服务保障湖州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赶超发展。

  打造数字化安全生产监管的闭环链条

  市委提出,数字化改革是局部量变向全面质变的螺旋式迭代,是技术理性向制度理性的大踏步跨越,是重点突破向系统变革的整体性重塑,是单项争先向综合争先的全方位比拼。让安全生产监管心中有“数”,关键是做到精细预警、精密智控、精准指挥,打造集约高效、自主可控、开放兼容、安全稳定的一体化智能化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形成“数字监管”全链条闭环体系。

  一是全方位精细预警。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关键在抓源头,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依托风险辨识、风险感知、风险预警等应用场景,通过重点风险靶向监测,能够有效提高隐患发现效率,实现从被动应付向精准干预转变。南太湖新区共有工矿商贸监管企业438家,综合监管生产类企业243家,其中规上128家,依托湖州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防控系统,建立风险管控等级体系和重大危险源检测预警机制,形成可视化的数据共享、动态预警态风险“四色图”,监管效率明显提高。

  二是全流程精密智控。数字化情景模拟和策略支持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当智能监测发现安全生产风险后,通过智能感知、情景融合、情景模拟、关联分析等技术,决策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情况、提出应对策略,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规律可循、责任可究”。近年来,我市围绕构建“一库一网一平台”“一图一端一指数”,打造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从重大危险源、尾矿库、高风险作业场所,到小微企业园、高危企业、国省干线公路,把这些风险点接入安全生产风险监测一张网,形成精密智控合力,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三是全要素精准调度。信息采集、定点定位、动态监控是“三位一体”的,只有让数据“跑起来”,指挥调度和应急救援才能如臂使指。通过建立健全跨部门的数字化联动协同响应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人财物调度配置才能快速响应、高效畅通。安全生产监管涉及方方面面,要着力打破区域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防止“数字烟囱”,整合各类安全生产数字化平台,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四个平台”,从而实现风险管控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持续蝶变。

  提升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整体智治水平

  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质上是一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提升学习力、谋划力、执行力,把准工作着力点、改革突破点、监管切入点。

  一是强化智能平台支撑。大力倡导综合集成、迭代提升,全面整合现有数字平台,加快建设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防控系统、感知网络系统和评估系统、城市安全风险大数据中心,加大数字监管平台建设和普及应用力度,打造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一张图、旅游安全一张图、应急资源一张图。要抢抓新基建机遇,加快5G网络、物联网、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安全生产监管的大数据融合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强化专业人才保障。推动安全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监管转型,迫切需要一批懂信息技术、懂应急管理的专业化干部人才。一方面,要激发源头活水,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对接,大力引进熟悉智慧平台管理、运行、数据处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激活内生动力,深入实施应急管理系统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干部深刻把握数字化变革“风向标”,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勤用数据分析、会用数据管理、善用数据决策。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管理。构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数字化改革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单、时间表、路线图,建立健全科学评价、赛马比拼、有效激励机制,强化多跨高效协同、工作闭环管理,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浓厚氛围。要突出实战实效,体现“管用”“好用”,强化政产学研联动,确保每个项目和场景应用高质量、高效率,推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系湖州南太湖新区管理委员会应急管理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深度
   第06版:广告
   第07版:思学
   第08版:区县
以数字化改革精准赋能安全生产监管
好书大家读 一月一推荐
数字农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构建新时代生态学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