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太湖新区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数字化治理

  见习记者  吴健 

  本报讯  “垃圾分分类,资源不浪费;垃圾减减量,农村更漂亮”,刚步入南太湖新区仁皇山街道仁东村,就可以见到宣传垃圾分类的标语。日前,该村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实践“二定四分”,设立智能垃圾驿站,深入探索垃圾分类农村数字化治理新模式。

  今年64岁的钱晓民在仁东村已经居住了几十年,亲眼见证了垃圾分类为村子带来的改变,“曾经村里的垃圾既没有分类也没有统一回收,村里的小河都飘着各种垃圾。”钱晓民回忆,随着村里对垃圾分类的深入宣传,村民们逐步树立起垃圾分类意识;随着智能垃圾驿站的设立,让村民们有了集中、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现在,村里道路上、溪流中、田野里的垃圾不见了,整体环境越来越整洁。

  该村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嵇宇杰介绍:“通过搭建智能垃圾驿站,不仅可以实现垃圾的集中、分类投放,还可以统计村民投放垃圾的实际时间段,为‘二定’中的‘定时’提供参考,让垃圾分类更贴合村民的实际生活需要。”截至目前,仁东村已设立4处智能垃圾驿站,实现生活垃圾减量率达12%,易腐垃圾收集量较之前有显著提升。未来,该村按规划还将新增6个智能垃圾驿站。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南太湖新区城镇小区已经全部开展“二定四分”工作,全区共设立智能垃圾驿站359个,该区垃圾分类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二定四分’模式会继续向农村延伸,随着智能垃圾驿站等‘高科技+新风尚’进入农村,垃圾分类将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民生
   第06版:广告
   第07版:长三角
   第08版: 区县
南太湖新区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数字化治理
双林拓宽先富帮后富有效路径
秋风起采菱忙
市县联动解难题 企业上门送锦旗
葡萄架下开直播课
长兴消防筑牢文旅行业“防火墙”
第四届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沪举办
争做师德楷模
二十年违建终拆除 这个小区“清透”了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