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州工业碳效码成为
全省“双碳”推广样板

  记者  邵鼎 

  本报讯  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全省工业碳效码场景应用日前正式上线。随着全省4.2万多家接入该场景,未来11个地市区域、重点行业实现碳监测,这也标志着我市首创的工业碳效码正式成为全省“双碳”推广应用模板。

  作为全省第一个工业碳效智能对标改革(“碳效码”)试点市,我市今年2月率先在长兴县开展探索试点,在全国首创工业碳效码。以数字化理念为引领,系统拆解工业企业碳排放“测、算、评、治”等关键环节,我市建立全国首个工业碳平台。

  我市还首创碳效智能对标体系,开展企业碳排放水平、利用效率、中和情况“三大对标”,形成统一标识(即工业碳效码),并将碳效码与企业码平台融合,使碳效码在企业码中“一码了然”。 目前,湖州381个行业3700余家规上企业实现赋码全覆盖,工业碳效码已纳入“亩均论英雄”“绿色工厂星级管理”评价体系。

  “依托工业碳效码,我们对高碳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制订降碳减量计划,推动实施绿色技改项目。”市经信局介绍,目前全市已完成73个绿色技改项目,预计可节约用能3.2万吨标煤。通过推广应用工业碳效码,“绿电交易”得到提升,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目前已累计为企业争取绿色金融贷款授信额度13.4亿元,并形成了碳效评价结果五大应用,推动产业低碳转型和企业自主减碳同频共振。

  “工业碳效码的落地,给我们一线管理部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少区县经济部门认为,工业碳效码场景应用汇聚了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能耗总量、能耗强度四大核心指标,汇总了以往各个口径的数据,为企业绘制立体“碳画像”对于推进绿色减排作用明显。

  业内人员称,工业碳效码全省推广后,预计全省每年可降碳500万吨以上,相当于20万亩森林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重温红色记忆、参访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南浔区以数字赋能打造“无差别城乡”
~~~
~~~
~~~
~~~
~~~
~~~力争年底国资集中统一监管面达100%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民生
   第06版:副刊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国庆假期国内旅游收入超3890亿元
从数字“硬功夫”到共富“真功夫”
湖州工业碳效码成为 全省“双碳”推广样板
假期不停歇 重点建设忙
健康湖州建设让幸福生活可持续
我市开展“减负降本宣传月”活动
共庆母校百廿风华
全市国资国企布局再优化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