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个人,七十已是古稀之年,青春褪去。
而对于一家医院来说,历经七十年的积淀、涵养、成长与期许,正值芳华。
1951年,在湖州红门馆前简陋的天主教堂内,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诞生了!
七十年,筚路蓝缕,风雨兼程;
七十年,春华秋实,乘风破浪;
七十年,坚守初心,深化改革;
……
一声声新生儿的啼哭、一张张女性满意的笑脸,为医院增添了动人色彩!一项项躬身为民的服务之举、一桩桩填补业内空白的“首个”事件,收获了群众的由衷点赞!
一路播种一路收获。近年来,医院囊获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儿童保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首批国际爱婴医院”“全国模范爱婴医院”“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一大批“国字号”招牌,彰显了三甲妇幼保健医院的发展成色!
秋风送爽,新程再启。带着广大妇女儿童的托付,秉承着“把健康幸福带给您”的宗旨,湖州妇幼保健人蓄势起跑、逐梦前行,一路相伴的“厚德、精业、尚学”的医院精神,熠熠生辉!
厚德 标注服务新高度
古语曰:“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在医院,老百姓最希望自己遇到的医护有着春风化雨的笑脸、温柔坚定的话语、熟练完美的操作……
对照着这些具象的道德标尺,70年来,湖州妇幼保健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挺在最前面,以一颗颗赤子之心躬身服务、救死扶伤,标注了医院为民情怀的新高度。
走进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细节之处浸润着服务之心。呈弧形展开的病房紧靠阳面,采光充足,空气流通;满足不同需求的病房,智能方便、注重隐私,甚至还考虑到了病人家属的陪护实际……病人及家属在这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舒适感。
将心比心,一切以服务对象为首要选择的理念,在医院每一个角落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妇保人”传播、延续。70年来,无论是医院班子成员,还是普通员工,为了病人,随叫随到、加班加点都是家常便饭。他们步履匆匆、披星戴月,用一腔热诚诠释了医者本色。
在一日千里的时代,医院主动借力数字化手段,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出生一件事”与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为了解决新生儿证件办证慢、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医院主动作为,在2019年启动出生“一件事”多证联办工作,让市民不出医院就能办好相关事项。今年,又推广浙里办APP软件掌上办,出生医学证明可邮寄到家,目前,出生医学证明掌办率已达99%以上。
此外,刷脸支付、床边结算、家庭化分娩、产科导乐分娩、互联网+护理母婴、出生缺陷预防项目全程免费等服务,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群众的健康满意度和获得感。
“为了给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放心、安心、暖心的医疗保健服务,我们把今年定位为构建医院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医院党委书记黄辉说,“为了起好步、开好头,我们从大部制改革入手,按照服务人群优化服务流程,形成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和妇女保健部,逐步形成临床为保健保驾护航、保健为临床闭环延续服务的新模式,让妇女儿童整个生命周期都能够得到高质量、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精业 催生领先新技术
2001年10月21日中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部里洋溢着节日般的喜气,一对青年夫妇经过漫长而紧张的等待,终于盼来了自己的亲骨肉——一个重3160克的健康女婴,年轻的夫妇一脸掩饰不住的激动。与众不同的是这个可爱的女婴,是一个试管婴儿,也是我市首例试管婴儿。
20年后,奇迹仍在延续。今年,医院又推出了二步胚胎移植法,在一个试管婴儿周期内,分两次将两枚胚胎分别进行移植,每次移植一枚胚胎,由此增加整体的移植成功率。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吴晓云介绍,这项技术对临床医生和胚胎实验室技师的实操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国内仅少部分医院开展。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70年来,一代代‘妇保人’以此作为追逐目标,孜孜以求、无休无止。”医院院长顾春健说,自2011年升级成为浙江省三甲妇幼保健院以来,全院上下更是加快了精耕主业的脚步,多个学科在全市率先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填补行业空白。
产科方面,子宫双切口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应用,有效改善危重孕产妇的预后;妇科方面,经腹、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术等,满足了微无创手术的临床需求及人文关怀;新生儿科方面,开展亚低温治疗、新生儿换血、经脐静脉置管术等,救治成功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最低650克,胎龄最低仅25周……
“在优化医院人才队伍、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上,前辈们做了大量工作,我们要牢牢守住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并将之发扬光大。”据介绍,接下来,医院将借助“融杭接沪”的工作基础,深化合作,寻求技术指导。在借外力的同时内挖潜力,充分发挥业务骨干导师制和名医工作室的作用,进一步培育人才、促进学科发展,努力用更多领先技术造福广大百姓。
尚学 激发向上正能量
“妇保人”崇尚什么?“70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用什么来实现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是文化!它铸造了医护人员的精神家园,筑牢了廉政建设的堤坝,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品牌……”黄辉说。
正是有了文化的滋养,几代“妇保人”把根植在内心的文化自信不断播撒。从医疗援非到驰援汶川,从对口支援到下沉义诊,从平时到战时,他们用仁心仁术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新冠疫情发生后,全院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两名副主任医师吴晓艳和李华,更是逆行而上,驰援武汉,连续工作49天,圆满完成任务。“在医院,我们得到了成长锻炼的机会,所以,这次才有勇气和底气奔赴‘战场’。”两名“女战士”表示。
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每一名新员工入职前都会接受岗前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医疗质量等内容;平时,医护手中常备的是《廉政准则》《警示录》《文明创建手册》等;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员工和服务明星的评比,激励着全院人员在工作中创先争优……学习蔚然成风,勾勒出了学习型医院的清晰模样。
文化聚力,党建引领。这些年来,医院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成风化人的新路径,率先推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创新推出“支部堡垒”“党员先锋”“干部担当”三大指数评价体系,进一步凝聚起全院干部职工的干事热情和责任担当。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常态,这些年来,他们深入企事业单位、学校、村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百姓提供优质服务。梁羽飞、姚华琪、娄志武等自发组建公益组织,参加公益活动,成为了身边人最好的学习榜样,一批又一批的“妇保人”踏上了大爱的征途。
走过70年漫漫征程,“妇保人”多了几分从容与自信;展望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明天,“妇保人”更是信心满怀。秉持“厚德、精业、尚学”的医院精神,一路前行一路歌。相信,一家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有实力的现代化妇幼保健医院,必将昂然屹立在湖州大地上,温暖如晨曦、璀璨如星辰。
文/王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