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提前完成今年省民生实事体育类项目

82个新场地让群众“跃动城乡”

  记者  徐震 

  本报讯  昨天早晨,家住湖城都市家园小区的居民陈建苗和朋友来到小区对面的碧浪体育公园,体验今年刚投用的智能竞赛健身车。两位老人踩着踏板匀速运动,屏幕上立刻显示出用时和排名。据悉,该体育公园占地约2万多平方米,有篮球场、健身步道等10多种体育设施,为周边居民提供健身便利。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打造“10分钟健身圈”,推进体育类项目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居民无差别健身。前三季度,全市新建82个体育场地,其中体育公园(体育设施进公园)6个、笼式足球场5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0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9个、百姓健身房32个,提前完成今年省政府民生实事体育类项目的建设任务。

  依托越来越多的体育场地,我市举办系列群众体育赛事,丰富群众生活。今年,我市首次推出“丰收杯”村运会、“南太湖杯”社区运动会。各区县赛事也精彩纷呈,南浔区举办风筝赛、龙舟赛等特色赛事;长兴县举办村级农民趣味运动会、百村百队篮球赛;德清县举办美好家园运动会、绿水青山欢乐跑等比赛。

  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今年对全民健身广场进行了提升,开展的中小型体育赛事已经有10多场次。广场上有灯光篮球场、笼球室足球场、儿童游乐园等多种设施,并配备灯光、音响等功能。村干部说,村民爱上了体育运动,每天来锻炼的群众有100多人次。

  “有了体育赛事和人气,还要有教练指导。”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介绍,为破解群众健身“没人带”的难题,我市近年来培训了1000名精英社会体育指导员,下沉到各个体育场地,为城乡居民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健身知识等服务。

  同时,为了方便群众健身,我市在体育场地植入“湖州运动码”,市民只需在支付宝打开该码,即可搜到附近的体育场地,实现网上提前预约、一键导航到达。截至9月底,“湖州运动码”注册用户达7万余人。

  市体育局表示,目前我市行政村、城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100%。去年,我市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2.65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82个新场地让群众“跃动城乡”
“慈善一日捐”爱心款连年增长
生态绿道 全民共享
政校企三方党建联盟成立
“每天铺摊2公里,多100米也好”
40个老小区扮绿新生活
练市“助企服务团”多维解难题
书画笔会“共绘富裕”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传达学习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我市出台新政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