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吉县递铺街道银湾村有个图书馆,昨天是图书馆开放10周年的日子。这400平方米的天地,对于72岁的图书管理员王筱琴来说如同生命般宝贵。她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方精神家园,成为——

孩子们最爱的“图书馆奶奶”

  昨天,安吉县递铺街道银湾村图书馆开放10周年。这个日子,王筱琴记得清清楚楚,这也意味着她已经做了10年的图书管理员了。

  当天,图书馆照常开放,因为是工作日,白天少有人来,但她依旧坚持清扫地面、擦抹书桌、整理书籍……等待着放学后的孩子。

  今年72岁的王筱琴是银湾村村民,也曾是一名乡村幼儿园老师。“因为爱看书,也爱孩子,所以就到这里来了……”回忆过去,老人脸上带笑、眼中有光。

  ■ 文/王炜丽  俞莹  王豆豆  图/王炜丽  王豆豆  制图/张佳悦

  放弃“铁饭碗”成为幼儿教师

  1980年,31岁的王筱琴在银湾村电影院做售票员,每个月工资32元,这在当时可是“铁饭碗”,再加上丈夫退伍后在生产队工作,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很安稳。

  为解决幼儿教育问题,1981年起,安吉县各个乡镇开始建立幼儿园,银湾中心幼儿园也在这个时候筹建。谁来当老师呢?当时的村妇女主任于美珍找到了有初中学历又喜欢小孩的王筱琴,希望她考虑,但是工资没有售票员高,只有23元。没有丝毫考虑,王筱琴就答应了。

  王筱琴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此次邀约让她触摸到了梦想的边缘。她满心欢喜地回到家告诉丈夫这个好消息,丈夫却高兴不起来。“你这不是傻吗?两个儿子都要读书,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我身体不好,挣不到什么钱,你还要去这个工资少的幼儿园!”丈夫虽然不满,但也没能拗过妻子。

  第一天来到幼儿园上课时,只见40多个孩子挤在一个教室里,一半小班,一半大班。“王老师,条件实在有限,还请您多担待。”于美珍略显为难地说。

  王筱琴乐呵呵的,上完小班再上大班,一人身兼两份教学任务,一天下来,嗓子哑了,腿也麻了。但她像打了鸡血,干劲满满。

  一年的幼儿园教学下来,她自学了“十八般武艺”,画画、手风琴、钢琴……教学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当周边村都建起幼儿园时,她又多了一个身份——10个村幼儿园的教研员,负责培训新幼儿园教师。

  “妈妈工作,我干家务是常态。”在儿子张云翔的印象中,家里的小朋友总是不间断。

  “小时候我是王老师家的常客,很多同学也经常跟王老师回家,她总是给我们煮上一大锅鸡蛋汤,然后开始讲故事。”学生周忠华说。

  为了贴补家用,她白天上班,晚上兼职,从附近的山茶籽收购站运来大袋的山茶籽,徒手剥壳,一晚上能赚个三四毛钱。“三四毛是什么概念呢?可以买半斤猪肉,每天晚上都剥到眼睛撑不住为止。”王筱琴笑着说,现在她的手连黄豆都剥不了,一剥指甲就断裂,大概是那时候留下的后遗症。

  长期的劳累和作息的紊乱,王筱琴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呕吐、头晕是常事,有时还会呕血。53岁那年,课上到一半,她突然呕吐,吐出了半脸盆的血,被送往医院抢救,险些丧命。医生告知她,胃出血严重,必须静养休息一年。在家人的劝说下,她不得已结束了教师生涯。

  放弃四倍工资,多了一群“天使”

  2011年,村里建起了图书馆,谁来管?

  “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的人选就是王筱琴。”当时下派的第一书记李海清回忆说,我上门邀请时得知,附近赵家上村一所民办幼儿园也向王老师抛出了“橄榄枝”,每月工资有3200元,足足是图书馆工资的四倍!

  没想到,王筱琴再一次做了“傻事”,满口答应了。

  起初,这是个综合性图书馆,但细心的王筱琴发现,孩子的阅读需求更为迫切。她一心想着给孩子专门开辟一方天地,经常从家里带来一些儿童读物,孩子们把它们当宝贝,常常在图书馆一呆就是一整天。

  2019年,在她的建议下,图书馆改建为少儿主题图书馆,她为孩子精心挑选书籍,自创排序法,方便孩子找书。

  就这样,“图书馆奶奶”和孩子们的心越来越近了。

  当有孩子在图书馆吵闹时,她就用手指在孩子脑袋上轻轻画了一个圈。“这代表‘小萝卜头’,是我和孩子间的暗号。”王筱琴说,孩子们喜欢听她讲一些红色故事,她曾用小萝卜头的故事告诉他们要珍惜好的阅读环境,谁不听话就在脑袋上画个圈来提醒,表现好的小朋友就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入馆登记本上。

  在登记本上,写满了名字,一笔一划,端端正正。

  “阳阳以前是‘尖屁股’,坐不住,打骂都没用,后来把他送到图书馆,被王老师收服了。”今年10岁的周振阳是图书馆的常客,他妈妈竖起大拇指说,王老师管教孩子有一套。

  “王奶奶,这是我的女朋友。”“这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忘年交奶奶。”上周末,刘畅带着女朋友前来探望王筱琴,他记得王奶奶喜欢吃紫菜,每次回来都会带给她。

  两人是如何成为忘年交的?还得从2014年说起。

  “那年夏天,我高考失利,每天坐在村里的图书馆,偷偷抹眼泪。”刘畅回忆说,“王奶奶注意到我的情绪后,主动过来安慰我,陪我度过那个难熬的暑假。”

  后来,刘畅走出阴郁,满怀信心地步入大学。之后遇到不顺心的事,他总会回来找“图书馆奶奶”。多次申请入党积极分子不成、被心仪的研究生导师婉拒……在王筱琴的鼓励下,他重拾信心。如今,他在法院工作,工作爱情双丰收。“奶奶,我俩结婚,你一定要来喝喜酒!”离开图书馆时,两人和奶奶做了约定。

  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王筱琴还依依不舍。因为,在她看来,孩子永远都是“天使”,需要被人守护。

  因为一个人,温暖一个村

  “眼睛和书的距离要保持一尺”“站在梯子上拿书的时候要小心”“你想看什么书我来给你找”……昨天,王筱琴左手戴着一个又大又厚的护托,围着小朋友转,不停地提醒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她的左臂在图书馆受了伤。7月初,一个小朋友爬上梯子去拿书架上层的书,王筱琴看见了赶忙跑过去,但为时已晚,4本精装版的厚重书籍掉落,她眼疾手快,一把护住小男孩,挥手打掉掉落的书本,结果,书本重重砸到了自己的左肩。当时,她疼得蹲在地上,久久站不起来。

  在家人的陪伴下,她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肩袖损伤,住了五天医院。出院后,她立马回到了工作岗位。期间,伤处又多次反复,她只是默默去医院打了“封闭针”,照常出现在图书馆。

  两个月里,她接连打了5次“封闭针”,最后实在忍受不住时,才被家人送去了医院。这次检查结果令人震惊:肩膀骨裂、肌肉坏死,必须立刻进行手术!术后,医生嘱咐,伤势严重,一定要休养3个月,不能劳累。

  很快,王筱琴受伤的消息传遍了村庄,村民纷纷前去探望。孩子们常常站在图书馆前,望着“临时关闭”的牌子发呆,等着“图书馆奶奶”。

  休息了不到一个月,因为牵挂孩子,担心图书馆关门他们没去处,王筱琴在国庆期间悄悄回到了图书馆,儿媳知道后负气地说:“你再不听话,我们以后不带你去医院了!”

  得知“图书馆奶奶”回来了,孩子从家里拿来各种水果和零食,把王筱琴团团围住。“‘图书馆奶奶’你多吃点,这样手就会好得快”“奶奶,你手不方便,以后我帮你理书”……孩子们的童言童语让老人潸然泪下。

  老人的到岗,让全村人吃了定心丸。

  “10年来,王老师的精神影响了许多人,图书馆也已经成为村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卜建平说,开馆第二年,银湾村就获得了浙江省文化示范村荣誉称号。之后,村里不断扩大农村文化阵地,先后建起了老年活动室、门球场、羽毛球场、健身绿道、文化广场、宣传长廊等,今年还新建了体育公园,定期举办大型文艺汇演以及各类体育赛事,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看到村里变得越来越有温度,王筱琴格外开心。家人劝她早点“退休”,她说,只要身体允许,就要一直守着图书馆。因为,这400平方米的天地,是全村人的精神家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安吉县递铺街道银湾村有个图书馆,昨天是图书馆开放10周年的日子。这400平方米的天地,对于72岁的图书管理员王筱琴来说如同生命般宝贵。她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方精神家园,成为——~~~
安利全球CEO潘睦邻:~~~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深度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版
孩子们最爱的“图书馆奶奶”
发力大健康赛道 推动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