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琏宣讲团助创文明典范城市

宣讲进脑贴心 文明入街走巷

  通讯员  倪傲杰 

  本报讯  “小区内要按秩序停车,要做到正确分类垃圾,要文明养犬……”日前,南浔区善琏镇“浔先讲——亲青红喇叭宣讲团”的团员走进大街小巷,向群众宣讲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

  在宣讲团的宣讲助力下,该镇居民以各个村(社区)为单位,清理各类小广告760余处、劝离占道经营90余处、发放宣传手册6000余册。“市容环境管理是创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将继续做好市容秩序的管控工作,协助做好宣讲工作,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实际行动将各项创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善琏中队队长俞惠良说。

  “亲青红喇叭宣讲团”“湖笔小镇志愿者”“青年讲师团”……连日来,善琏镇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善琏湖笔一条街的商户赵晓艳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将店铺外晾晒的毛笔搬至屋内。“作为这条街上的商户,我会自觉做好屋前屋后的卫生工作,也会全力支持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争做一个文明的善琏人。”赵晓艳说。

  在善琏镇观音堂村文化礼堂,宣讲团还组织开展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先进人物评比,并以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国琴的先进事迹为典型,在辖区范围内进行集中宣讲,让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宣讲更接地气,深入群众脑中、心中。

  此外,善琏镇还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入宣讲队伍,让他们成为宣传的主心骨。“作为一名教师,我很乐意成为宣讲团的一份子。”政协委员钱冬冬说,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改善了大家的生活环境,居民素质也有了大幅提升。

  “我们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理念,用鲜活的事例阐释政策,通过图片、短视频等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善琏镇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还把讲堂搬到文化礼堂、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学校课堂,通过戏曲、小品、歌舞等多种形式,及时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的理念送到千家万户,让文明之风劲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深度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版
基层“小红心” 点燃“大能量”
抓好关键小事 关系民生大事
乡村文化“活”起来 农民精神“富”起来
走进“调解超市”矛盾纠纷得解
乡音入耳传“精神”
电商多学本领 国际商海搏击
宣讲进脑贴心 文明入街走巷
古典頔塘 现代夜景
南浔市监“清廉+”活动多样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