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一年来,湖州警方全力以赴,促成40个“失孤”家庭团聚——

有一种幸福,叫团圆

  ■ 文/记者  俞黎新  制图/张佳悦  本版资料照片由市公安局提供

  在长兴县公安局侦查中心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正在等待DNA比对结果。经过反复确认,全国打拐信息库显示采集人员小李的血样与失踪儿童小杜父母的血样比中。1996年12月15日,贵州省遵义市的老杜夫妇向贵州警方报案,称自己儿子小杜在遵义市红花岗区南门关丝织厂附近走失。经过警方不懈的努力,25年后,小李终于与父母团聚了。

  世间最温暖的路是回家路。

  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团圆行动”。

  时间再久,相隔再远,也割不断血脉亲情。

  几十年离别,亲生父母已青春不在,走失孩童已长大成人,但血浓于水的亲情却不会割断。“无论多远多久,都要找到你”是每个“失孤”家庭的心愿。

  有一种爱叫等待,有一种幸福叫团圆。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以来,湖州警方围绕宣传发动、采血排查、积案攻坚等关键性环节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让40个离散家庭得以团聚。

  离散55年再回母亲怀抱

  55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对于一个失散家庭来说,这段漫长的岁月更是充满了煎熬和等待。

  2021年12月30日,此时已是寒风凛冽,家住山东临朐县的孔先生却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这天不仅仅是2021年的尾声,更是他圆梦的日子。就在2021年12月15日,孔先生接到来自湖州南浔传来的喜讯:在南浔警方的不懈努力下,跟他离散了半个多世纪的亲人都被找到了。

  各居一方,疫情阻隔,之后的几天孔先生只能暂时和自己母亲、兄弟通过手机网络倾吐多年思念之情,他们约定在2021年12月30日,在南浔相聚。一大早,孔先生带着家人一起驱车从山东赶到南浔区和孚镇,亲眼见一见与自己分离55年的母亲和亲人。他和母亲紧紧拥抱在一起,感受着隔了半个世纪的温暖怀抱。看着一张张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笑脸,年过半百的孔先生落下了幸福的泪水。

  自记事起,孔先生就一直生活在山东临朐,父母疼爱,生活幸福美满。然而有一天,孔先生意外从父母处得知自己并非他们亲生。那是1966年5月18日,养父跟着湖州市福利院工作人员徒步15公里到一农村妇女家中抱养了一个4个月大的男婴,这个孩子就是他。

  原来他的根在湖州!面对养父母的真心呵护,孔先生反复思量隐下了寻根的心思。一直到2011年,养父母都已过世,而自己人到中年,子女们也各自成家,寻根问祖的心情日益迫切起来,于是孔先生向公安求助、广发寻亲启事,希望找到自己的亲人。

  2021年12月初,南浔公安分局刑科室副主任张忠在日常巡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时发现,寻亲人孔先生与湖州和孚施先生为近亲。发现该线索信息后,当地和孚派出所副所长姚小良立即上门重新采集施大妈以及施先生等人血样,并于第一时间送检复核。

  原来,1966年,施大妈夫妇因生活困顿,不得已将出生仅仅18天的三儿子送到福利院(后福利院请了一名农妇哺乳),几个月后收到消息孩子已被人抱养。多年以来这一直是施大妈的心病,经历了老伴离去,施大妈愈发想念当年被送走的孩子。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施大妈让二儿子施先生到和孚派出所求助并采集了DNA。

  经过细致的核查比对,南浔警方最终确认,山东寻亲人孔先生确为施大妈夫妇当年送养的三儿子。

  认亲现场,久久不愿松开的拥抱、喜极而泣的热泪终将这55年的渴望与等待画上了团圆的句点。

  失散35年的父子再相拥

  2021年12月3日下午,在杭州西湖公安与湖州长兴公安的共同努力下,一场令人动容的认亲活动在长兴县公安局举行。迟来的拥抱让时间仿佛停止在这一瞬间,跨越35年的离散终于在此刻得以团聚——长兴的张大伯找回了35年来魂牵梦萦的儿子,而郑波也见到了35年间日思夜想的父母。

  时间追溯到1986年9月,疼爱孙子的爷爷带着年仅4岁的“小张”坐火车前往杭州,不料途中爷孙俩走散。寻子心切的张大伯发动亲朋好友奔赴各地寻找。“不怕路途遥远,就怕不是儿子。”这些年,希望、失望跌宕在张大伯的心间,却始终没能找回儿子“小张”。

  2010年3月10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张大伯夫妇到长兴县公安局雉城派出所报案并采集了DNA。接案后长兴县公安局高度重视,于2010年3月12日立案,并将张大伯夫妇的DNA录入全国打拐库备查,因当年线索与侦查条件限制,寻找“小张”之路一度陷入了瓶颈。

  张大伯寻子之路漫漫,而长兴县公安局却从未止步。2021年,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行动开展以来,长兴公安全面完善信息,积极扩充血样,开展比对核查,让爱回家,让思念不再遥远。

  2021年11月19日,长兴县公安局侦查中心刑事技术科民警发现,全国打拐库显示,2021年11月18日入库人员郑波的血样与张大伯夫妻二人的血样比中。

  发现该线索信息后,长兴警方立即于当天上门重新采集张大伯夫妇血样,并于第一时间前往杭州对接郑波采样复核。经过细致的核查比对,警方最终确认,杭州郑波为张大伯夫妇当年走失的小儿子“小张”。认亲现场,张大伯与小儿子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久久不愿松开。

  “每一个失散亲人的家庭,都有一段难言的寻亲之苦和骨肉分离的思念之痛,都渴望早日找回亲人、全家团圆。为离散家庭消除痛苦、实现团圆是我们公安机关的重大责任。”长兴县公安局侦查中心刑事技术科民警说。

  2021年,长兴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工作出发点,以“走失、疑似被拐报案,绝不放弃侦查”为原则,根据部署成立专班,严打拐卖人口犯罪,切实守好家庭幸福。截至2021年12月,长兴县公安局已解救、找回失踪妇女、儿童5人。

  一个迟来63年的拥抱

  “像的!像的!”65岁的马全喜刚下车,还没踏进南浔派出所三长警务室的大门,早已得知消息的邻居乡亲都来村口等着他,等着这个远方来的故人。

  很小的时候,在河北邯郸长大的马全喜就知道自己是领养的,尽管幼时家庭条件很差,但养父母始终给予了他全部的爱。如今自己已经65岁,养父母也都已过世,他“寻根”的心愿一直记在心里,在上海、江苏各地寻访了十几年,始终没有结果。直到2021年7月,他了解到公安部有一个“团圆行动”,也许可以帮他找到亲生父母,于是他来到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邯山分局采血登记。依托全国公安机关的“打拐DNA系统”,很快就传来了好消息。

  2021年9月7日上午9时30分许,马全喜和爱人在邯山公安分局民警的陪同下踏上了开往湖州的高铁,从湖州再到南浔已是傍晚。与南浔警方联系过后,他们决定先在南浔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再去找父亲。次日8时许,在坐上南浔公安的警车时,马全喜依旧感觉不太真实。

  “我一开始很惊讶,都不敢相信,虽然自己心里盼望着能找到,但毕竟过去这么多年了,找到的希望也不大,一下子有了消息我甚至怀疑会不会找错了。”一路上,他望望窗外,与陪同的民警说说笑笑,双手时而交替紧握时而放开,难掩紧张之情。

  在三长警务室,村书记和警务室民警接待了他们,向马全喜介绍了基本情况。马全喜的生父叫沈国光,今年已经91岁了,有3个儿子,马全喜是最小的,刚出生时家里条件非常困难,连吃饱都不容易,于是父亲便将不到2周岁的马全喜送到了上海的一家福利院,这一别就是63年。

  去年7月,邯山公安在DNA库里初步比对到了湖州南浔,马上与南浔公安取得了联系。南浔公安分局迅速工作,进一步调查排摸,给了三长警务室警长陆志强三户信息,其中两户的长者都已过世,第三户就是沈国光一家。这一问发现信息能对上大半,陆志强立即安排了血样采集,再做进一步核查比对,这一查竟是完全吻合!

  跟着村书记,马全喜走了几分钟的村路,见到了坐在门内白发苍苍的父亲。马全喜快步进门,在父亲面前双膝跪地,紧紧握着父亲的手,与父亲拥抱在一起。“爸爸,我是你的小儿子,儿子看你来了!”这久别重逢的喜悦和不易令在场的人都深受感动。家里人招呼着小辈都赶紧回来,来见见这位离家多年的亲人。

  马全喜的姑姑拿出了一些旧照片,一家人在一起比对着叙叙家常。父亲沈国光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个也已长出白发的小儿子,心里有喜悦也有愧疚。

  “我能理解,我们河北那边找亲人的很多都是因为小时候家里太苦了,没办法才把孩子送了人,没有一个埋怨的,现在还能有机会找回来真的太好了!真的很感谢政府感谢公安同志,能帮我找到我的亲人,让我知道我的根在哪,真的谢谢!现在感觉很真实了,尽管以前没有见过,但都能让我感受到亲人的温暖。反正现在我认着家了,接下来等有空我也要带我的两个孩子来见见亲人。”马全喜如是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一年来,湖州警方全力以赴,促成40个“失孤”家庭团聚——~~~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法治
有一种幸福,叫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