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晓芬
本报讯 “我所在的审判团队配有1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一年审结了800多件案件。”“我们在审理案件时,会先进行难案、简案筛选,提高效率”……近日,一场来自我市基层法院和省高院、杭州市法院的法官们的“武林对决”和“头脑风暴”,在市中院上演。
怎么实现用时最短、办案最公、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最强?每个人都拿出了“独家秘诀”,“战味”十足。3个多小时的切磋分享,让在场及视频连线的基层法官大呼过瘾。
“通过这样的审判经验交流分享会,充分展示湖州法院不断提升审判质效,创新审判模式与办案流程再造的强大决心,以此激发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动力,为全力打造‘最美新时代法院’,推进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加码。”市中院相关负责人说。
一年来,全市法院新收各类案件61596件,办结61906件。其中,市中院新收各类案件5629件,办结5643件,十三项核心质效指标十项居全省前三,综合排名跻身全省法院第一方阵。出台全省首个司法保障共同富裕实施意见;上线全省首个破产案件指挥中心,高效处置破产案件122件;全市法院诉前纠纷化解率达63.97%,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将拒执打击纳入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审结拒执罪案件191件205人,均居全省第一。
数字赋能审判,让高质量司法服务高效率遍及城乡。全市法院以全域数字法院建设为契机,构建繁简分流机制,实现案件审理“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促进司法资源与司法需求合理有效配置。全市法院全面加强“共享法庭”建设,以“一根网线一块屏”为标准配置,在深度融合“数字乡村一张图”与“村巷法官”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集成浙江解纷码、移动微法院、庭审直播系统、裁判文书公开平台等平台,率先推动“共享法庭”在镇(街道)、村(社区)两级落地,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基层治理的最小支点。截至目前,全市建有“共享法庭”909个。
“接下来将继续开展这样的‘武林对决’,通过一个个实践经验分享,传递‘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市中院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