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吴 健
“让湖州老百姓能吃上更多高质量农产品,让湖州农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农业技术带来的好处,就是我和我的团队共同的新年愿望。”近日,在市农科院,园艺所所长沈卫新站在一片翠绿的甜瓜幼苗前向记者介绍,这些瓜苗来自五湖四海,是省重点农产品试验项目,这段时间正是幼苗抽芽、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幼苗本体脆弱,对生长环境很敏感,而最近天气又不太好。”沈卫新说,前段时间,湖州受到寒流侵袭,为了保障瓜苗的健康生长,他和团队招式频出:气温低,立即盖上三层保温棚;光照不够,挂上白炽灯补充光线。
然而在两天前,大棚内的甜瓜苗还是出现了问题:点点黄斑在叶片上星罗棋布,经检测,瓜苗并没有受到病虫害。黄斑从何而来?这个问题愁坏了团队里的一众技术人员,沈卫新眉头紧锁,在地里转了又转,终于找出了端倪。
“问题就出在塑料膜上!”在排查后他肯定地说。原来,为瓜苗保持温度的塑料棚罩住植物时,会凝结大量水汽,当水汽聚成的水珠滴到幼苗子叶中心,闷住了植物的呼吸,最终让子叶产生了黄斑。找出“病根”之后,团队马上在塑料棚上多放一块无纺布,用以将多余的水份吸收。当天检查时幼苗的“黄斑现象”再也没有出现。
记者了解到,今年53岁的沈卫新自1991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我市农科院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工龄已有30多年。多年来,他带领着团队先后主持或承担完成省、市重点科研项目15项。
新的一年,沈卫新团队计划打造一款智能化、现代化的农业大棚。“我们和市气象局等单位合作制作、设计,部分大棚内的监控探头都已经装上了。”他向记者介绍,大棚改造后,将会根据棚内温度、湿度进行棚顶开关作业,并通过互联网向技术人员发出实时数据。“我们先做,如果效果不错,就会向农户推广开来。”沈卫新说:“好技术让农民享,湖州的农业发展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