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钱黎明,现任浙江大学绿色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碳电数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深耕绿色智能制造领域,牵头完成高精度、大惯量、低能耗热冲压成型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国家科研项目。
记者 施妍 李沙楠
本周三举行的新时代湖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会上,浙江大学绿色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绿色新能源光伏储能项目。对此,浙江大学绿色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钱黎明表示,这是我省首个绿色新能源领域的校企技术合作协议。该协议的签订,进一步推动湖州绿色新能源的研究与应用,充分挖掘新能源开发潜力,更好地发挥了新能源产业在促进区域双碳战略落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对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积极意义。
“光伏产业在湖州原本就有产业优势,湖州生产型光伏企业很多,使用光伏作为能源的企业也很多,在农业上也有很好的应用。”钱黎明说,浙大和国网签订合作协议后,将开展绿色智造行动,为湖州解决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技术难题提供智力支持;还将联合打造全国绿色新能源储能基地,在新能源低碳领域加强产品研发,建立技术标准,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强化示范作用,助力湖州争创国家新能源产学研用示范基地、碳达峰国家试点城市。
(下转A03版) (上接第1版)
钱黎明认为,湖州推进绿色低碳共富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绿色智造变革高地是关键一环。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驱动生产体系和生产方式变革,将有利于提升湖州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制造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技术层面,钱黎明建议未来可以通过源头设计来实现产品的绿色化。在制造环节,可以通过打造智慧车间、未来标杆工厂等措施,对原有的生产模式、生产方式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而在运维方面,可以结合各行业的产业大脑建设,导入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一体化平台等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