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内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竣工

图为8月9日,“红轨”试验线列车停靠在江西兴国县永丰站。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新华社南昌8月9日电(记者  陈毓珊  贾伊宁)9日,国内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兴国县正式竣工,并实现将稀土永磁磁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结合,建成中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

  “红轨”试验线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与江西兴国县人民政府联合中铁六院、中铁工业、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正线全长约800米,均为钢构高架线,磁浮列车采用2车编组,载客能力为座席32个、定员88人,最高设计运行速度为80公里每小时。

  当日9时30分,一组红白相间的空轨列车悬浮在蓝色轨道下方,在当地群众的注视下,缓缓驶出兴国县永丰站,沿站前大道东侧绿化带,一路向北至静调库,全线用时约4分钟。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新生表示,试验线依托的新型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由江西理工大学于2014年首次提出并牵头研发,2021年由中国中铁下属企业承接该技术成果的落地转化建设工程,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中铁六院集团总经理陈国栋介绍,“红轨”拥有独立的路权,单趟运量不到地铁运量的一半,但造价仅为地铁的五分之一,不仅适用于城市、景区、机场接驳、商务中心、特色小镇等常规环境,在沿江、环湖、海边、高寒、荒漠等特殊条件下也能大展身手,试验线的竣工将助力绿色交通与低碳出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图解
   第05版:长三角
   第06版:思学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广告
多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谷神星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数全球第二
国内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竣工
2022年全国建设不少于 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
广东将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改革的效果正在显现
遗 失 启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