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莹
本报讯 8月7日,在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新村中心地带,一条古色古香的长街引得游人屡屡驻足。只见白墙黛瓦的古风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长街两边,钢琴博物馆、图书室、赵孟頫管道昇艺术馆等各式功能建筑已开放,咖啡馆、民宿等已招引业态。
“我们对原蚕种场进行改造修缮,打造了文化一条街。结合书法、酿造、蚕桑等历史文化资源,将这里建成能看能买、能吃能住、能逛能玩的文化旅游景区,更好地满足旅客需求,成为乡村旅游‘新卖点’。”东衡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章顺龙介绍,通过第三方运营团队,今年底将完成业态入驻,让东衡村的乡村风貌更“走心”。
“微改造、精提升”为德清打造出一个个美丽景致。自2021年起,德清全面铺开“微改造、精提升”工作,至今年6月底,已有165个示范点实施了微改造,入库微改造项目349个,计划投资额7.1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已入库改造项目240个,竣工项目80个,计划总投资6.1亿元,完成投资4.1亿元。
“今年以‘国际化’‘现代化’为导向,围绕高品质度假目的地打造,聚焦文旅产业发展热点和短板,全县统筹协调,优化全域旅游环境,持续推进‘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德清县文广旅体局负责人介绍,“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推动了德清旅游高质量发展,绘就德清旅游诗意画卷。
在下渚湖街道,全域联动13个村、2个景区、3个度假区,全面启动微改造,提升街道、景区、特色村自身颜值和文化内涵;在西部莫干山,针对“山地度假”特色和论剑谷建设目标,推进27个改造项目,重点打造大仙潭区域,改造村级道路、实施管线入地、提升碧坞水环境、提升基础设施配套……通过推进环境精美化,德清正进一步提升景观风貌“新颜值”。
除了提升“精美”环境,德清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也在持续打造“精致”体验。正值暑假,在钟管镇干山村农家书屋中,一场场精彩的暑期课堂备受孩子与家长青睐。结合红色文化,该农家书屋不仅实现悦读悦享,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化阵地。“二楼还有奶茶吧,附近有会议室、食堂等,除了来过暑假的孩子,也吸引了很多小型活动、会议在此举行,这里能让人静下心、坐下来。”干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梅国红介绍。
同时,围绕设施“精良”、服务“精心”、运营“精细”等方面,“微改造、精提升”专项行动正不断绘美德清的“诗和远方”。该县近日又召开2022年度全县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推进会,推进该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接下来,将县域整体联动推进“微改精提”,以“绣花”功夫打造绿色低碳共富样本,打造全省旅游业“微精”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