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吴健
8月9日上午8时,吴兴区河长钱人瑜来到西亩塘港,开始了当天的巡河工作。一顶草帽、一件连袖遮阳衣、一条长裤、一部手机、一把垃圾钳、一个垃圾袋,就是她的全部装备。“河岸边有树枝,还有蚊子,穿短裤容易受伤、挨咬。”她说,除了这个河段,她还担负着另外3个河段的日常管理工作。
上午9时许,随着阳光逐渐炙热,气温不断升高,钱人瑜额头上已挂满了豆大的汗珠,她熟练地使用钳子将地面垃圾一一清理,“个别散步的市民将纸巾、包装袋等随意丢弃,岸上还好捡,扔在河里就比较难捞。”她边说边尝试用铁钳去捞水中的塑料袋,一不小心,一只脚滑进了河里,被河水打湿。此时,阳光炙烤,气温已逼近40℃,几个动作下来,她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
“别看河段直线距离只有700多米,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实际路程长得多。”路程过半,坐在岸边稍作休息时,钱人瑜用手扇了扇被汗水浸湿的领口,拿出手机打开上面的河长App向记者展示,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她每一次巡河的日期、时间、足迹。
在巡河之路的后半段,由于沿岸道路缺乏遮挡,太阳直射带来滚滚热浪让人难以前行。然而钱人瑜并没有受到影响,依然仔细巡查着河道环境、处理着沿岸的垃圾,直至走完,她脸上的汗珠不断滚落。打开App一看足迹,直线距离700米的河段,实际巡河里程达到了2.1公里。
她告诉记者,在完成任务考核要求的巡河数目外,还会给自己定额外任务,“今天下午五六点钟,我还得去邬家坝港一趟,那里经常有孩子在岸边戏水,散步的人也不少,得加大巡逻的次数。”她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
如此劳累的工作,是什么让她坚持下来的?钱人瑜回答:“我就在这一带出生、长大,总想着要回馈家乡,与大家一起共同守好这一方绿水。”说这话时,她被晒得通红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记者手记
采访过程中,记者跟随钱人瑜走完了整段巡河之路,几乎每走一步都洒下汗水,在岸边休息时,成群的蚊子立马围了上来,只要站着不动,不一会儿短袖下露出的胳膊上就叮满了蚊子包,然而对她来说,这些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平凡而伟大”,看着她在烈日下大汗淋漓地巡河,这是记者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