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州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第一

  见习记者  吴  健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低收入农户“提低”重点群体,打通“输血”“造血”渠道,交出了一张推动低收入农户奔共富的高分答卷。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上半年,我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2元,同比增幅达16%,高出全省平均2.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

  我市多措并举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一方面,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目前,全市已建起产业帮扶基地164个,带动低收入农户2335户,全市30家首批“未来农场”创建对象已联结村集体82个,帮扶低收入农户369户。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宣讲、职业技能培训、岗位推介等措施,做实做细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登记、实名制援助、实名制就业等工作,持续提高低收入农户就业率。上半年,全市已享受农民职业培训的低收入农户1407人,参与来料加工的低收入农户107人,通过企业提供的爱心岗位实现就业的低收入农户257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我市还探索建立起集体经济、强村公司与低收入农户帮扶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实施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引导村民以资金、土地等多种形式入股强村公司等村集体经济项目。上半年,全市强村公司等村集体经济项目共带动540户低收入农户增收433万元。

  除了帮助低收入农户收入“开源”,我市还积极做好“兜底”,保障“输血”渠道通畅。今年,我市出台了《湖州市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等多项社会救助政策,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助联体”网络,落实低保动态调整机制。按计划,今年全市低保年标准将达到1.2万元以上,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479元调整至每人每月1731元,并向全市在册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资金每人500元。

  同时,我市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梯次减负功能,全面落实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并为他们购买南太湖健康保,实现低收入农户参保缴费有资助、待遇支付更倾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环境脏乱差 管理不到位
加快“良田”回归“粮田”
湖州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第一
倡议书
昨最高气温40.5℃ 热出今夏新高度
全市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会议召开
正式启动整改 举一反三排摸
我市工贸行业深入推进“百日清零”攻坚整治
吴兴四级人大代表“线上线下”联合问政
我市蝉联全国中等城市垃圾分类季度冠军
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标志性盛会
九届市委第二轮巡察暨巡察指导督导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