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提醒:

“暑期+汛期”出行勿忘安全

  暑期是旅游出行的高峰期,也正处我国主汛期,是强降水、高温等高发时段。专家提醒,公众出行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高温及相关安全风险。

  近期,局地强降雨引发山洪成灾快、危害大。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高温日数多、覆盖范围广、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15日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截至15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26天发布高温预警。

  高温、强降水等高影响天气不仅会给生产生活、交通出行等带来不利影响,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也不容小觑。如持续强降雨易造成洪涝灾害,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牛若芸建议,公众在出行前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及途经地的天气预报,特别要关注是否会出现暴雨、强对流及与之相关联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行程。

  业内专家进一步提示,在汛期暴雨多发时段,游客最好不要在山沟、河滩上宿营。要警惕山洪预兆,包括流水浑浊、有泡沫,山谷里有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声。遇到山洪时,要迅速向两侧山坡高地逃离,不要贪恋装备;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被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坚固的住宅楼房时,应耐心等待救援,或等待洪水消退。

  近期,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高温安全提示,机动车辆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发动机油污严重,加之高温天气以及发动机舱通风不畅等原因,容易导致机动车自燃事故发生。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车辆的日常保养和检修,按照规范要求配备车载灭火器具,不在仪表盘、手套箱等车内部位放置打火机、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受热膨胀后容易爆炸引发火灾的物品。

  新华社记者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聚焦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专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法治
抓住经济恢复关键期,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MLF及7天期逆回购 操作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暑期+汛期”出行勿忘安全
长三角三省一市首次联合发布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
各地举办活动纪念 日本无条件投降77周年
德余高速乌江 特大桥顺利合龙
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我市打造“1公里水源供给圈”
如东经南通苏州至湖州城际铁路(南浔至长兴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关于南浔古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永安路(垂虹桥—西木行街)的施工公告
遗失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