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 璐
本报讯 “宝贝玩得开心点,妈妈下班来接你哦!”近日,住在清丽家园小区的王女士将30个月大的女儿糯糯送到了家门口的维尼森林托育园。这家今年5月正式开始招生的民办托育机构,一共有140个托位。
王女士说,这里的软硬件条件都不错,孩子能和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还有专业的老师根据孩子特点进行习惯培养和科学育儿,家长上班也能更安心了。
“为了更好地满足家庭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着力破解‘幼无所托’的难题,我们联合多部门出台推进民生实事、加强机构建设、示范创建、实施向日葵亲子计划、建设实训基地等6个配套文件,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自2020年开始,连续三年将“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作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逐步推进。目前“湖有善育”民生实事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其中婴幼儿托位项目已超额完成。
现在部分家庭生育意愿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0到3岁的孩子照护困难。一方面是年轻人工作忙没时间带,另一方面,孩子的养育照护需要科学理念和方法来指导。那么,从政府层面,如何来满足现代家庭对于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呢?
为此,我市积极构建多元托育服务体系,围绕“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策引导、普惠优先,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属地管理、齐抓共管”的原则,推进家庭照护、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幼儿园办托班和其他多种形式的5+X多元托育服务模式,确保2025年每千人托位数达到4.6个。
另一方面,构建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体系,主张“医育”结合,进行科学的养育照护。在市妇保院建立全省首家地市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打造“盛爸说育儿”品牌,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全市托育机构和家庭提供专业指导。进一步培养婴幼儿照护服务核心师资,加强村(社区)家庭养育健康指导员培训力度,提升基层机构对家庭育儿指导服务的能力。
同时积极构建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支持体系,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机构建设、日常运营、人员配备、家庭入托给予一定补助,一定程度上减轻托育机构压力。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落实属地责任,明确部门职责,为加快打造‘湖有善育’幸福民生品牌助力添彩。”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结合实际强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和队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