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构屏障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记者  驿桥  通讯员  严成璐  陈英

  本报讯  一名老先生日前神色焦急地走进建行湖东支行的营业大厅,拿出一叠现金和一张写着名字与银行账号的纸,交给当班的大堂经理,急切地说:“姑娘,快帮我转账3.8万元到警察局,打给这个警官,转到这个账号。快一些,我要救我的外孙,他在上海喝酒打架被关进去了。”

  大堂经理接过纸一看,凭借职业敏感立即引起警觉,她发现这个账号为私人账号,立马意识到这笔转账的可疑之处。她向老先生询问事情的详细经过,试图让他直接联系其外孙进一步确认。

  当时老先生情绪激动、难以交流,大堂经理判断他已深信对方的骗局,此时需要他的家属前来沟通。在工作人员的共同劝慰下,最后老先生联系了自己的儿媳妇到建行湖东支行。

  大堂经理向老先生的儿媳妇简单介绍了事情经过,并让她马上微信联系其外甥进行确认。对方的微信电话一下子接通了,很清楚地答复道:“外公、舅妈,我人好着呢,正在上班呢。”老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这是一起骗局。于是,他取消了该笔汇款,并对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由衷感谢,挽回了他的养老钱。

  随后,大堂经理马上拨打了防诈电话“2250000”和湖东派出所的电话“2090110”,说明了事件的始末,并将该诈骗卡号与姓名按要求上报。

  据了解,建行湖东支行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做好防诈宣传、风险提示,用心、用情守护老年群体的钱袋子,有效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的意识和能力,为预防和减少老年人的财产损失创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有关投资理财、养老产品、电话欠费、电话冒充熟人、子女遇险急需用钱等方式的诈骗日趋增多。建行湖州分行提醒老年客户,注意防范各类养老诈骗,不接听陌生人电话,不轻易将个人资料、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信息告诉他人,如需汇款和转账,一定要和家人、朋友核实,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以免财产受到损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我市首创绿色建筑性能保险模式
小贷行业保持稳健运行
强化科创人才资本对接
长兴“一企一方案”畅通物流业融资
政策组合拳促外贸发展
驻村惠农
“建”构屏障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三问三送精准助企纾困
邮储“极速贷”支持“三农”
警银协作宣传反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