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好时尚攻略 擦亮美丽招牌

今年已建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8个

  记者 宁杰

  本报讯 沿路竖立垃圾分类宣传牌、东西各设垃圾分类投放驿站、专人管理大件垃圾投放点……日前,记者走进吴兴区八里店镇移沿山一期,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

  “我们小区共有居民320户近1000人,不仅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达100%,分类准确率和群众满意率也在95%左右,来这走亲访友的老百姓都夸小区环境好,一点也不像老旧小区,这样高的评价以前想都不敢想。”移沿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孟锦康介绍,该小区是2008年建成的安置小区,居民大多是移沿山村村民。过去,他们对垃圾集中投放都有点“水土不服”,更别提精准分类处置了。

  为改变居民随手丢垃圾、门前屋后乱堆放的情况,移沿山村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和乡贤力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管理和监督工作,引导居民参与其中。“如今,小区每月产生可回收物10吨、易腐垃圾约10吨、其他垃圾30吨、有害垃圾0.03吨,除了可回收物在逐渐增多,其余几类垃圾都在减量。”孟锦康说,作为八里店镇“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的先行者,移沿山一期分类设施规范、桶前值守到位、分类成效明显,在今年初获评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从开始到习惯,从习惯到示范,移沿山一期的进步,是我市全面推进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的一个缩影。“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按照评价标准,要求小区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准确率、满意率等需达到相当高比率,设施管理、宣传指导也要相应跟进。”市分类办介绍,今年初,我市将“湖城美丽”列入民生实事项目,要求全年新建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30个,目前已建成28个,至此累计建成327个。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建过程中,市分类办发现不仅居民的支持度越来越高,而且智治水平也得到全面提升。得益于“小睿”“艾小厨”“志小盒”等智能督导设备的全面铺开,居民混投、不按时投放等错误投放行为大大减少。“这些设备可以提供智能督导、人机交互、数字传媒等现场高标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督查巡检效率低、人工督导模式运营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市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说,针对误时垃圾包落地等典型问题,形成了智能识别、自主抓拍、精准推送和主动反馈的自治闭环管理。

  统计显示,目前全市居民小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覆盖率从去年上半年的93.62%提升到99.06%,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显著增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用好时尚攻略 擦亮美丽招牌
九三学社湖州市委员会举行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
我市严阵以待防御台风“轩岚诺”
柳晓川:志愿服务 让爱飞扬
我市举办涉外企业服务推进会
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