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湖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聚共识、谋发展、强基层——第二届中国超声医学发展大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超声医学界的大咖们云集一堂,他们以超声医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县域医疗卫生发展需求和短板,围绕新形势下中国超声医学发展的新机遇进行探讨交流,共谋共享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在县域超声领域的落地与推广,一起展望县域超声医学发展的创新举措。
聚共识 基层超声教育培训指引发布
众所周知,超声检查在急症诊断、无症状脏器疾病和部分肿瘤早期发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通过小小的探头把患者身体里潜藏的“地雷”找出来,实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与疾病抢时间、拼速度。
近年来,随着大家对超声医学运用上的认知提升,如何进一步让实用且专业性强的超声技术走到基层,为更多老百姓提供便捷的超声医疗服务,是超声医学领域的大咖们普遍的共识和奋斗的目标。
在大会现场,记者采访到了刚刚荣获第二届中国超声医学发展大会“基层荣耀人物”、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陆文明。他20多年来一心钻研的胃肠超声技术填补了空腔脏器不便于做超声检査的空白。从1988年起,他在全国进行胃肠超声技术的讲学,在2004年完成了首部《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成为胃肠超声技术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扎根基层,走遍基层的胃肠超声技术推广者”。
“在临床这么多年,看着患者因为做胃肠镜痛苦而错失发现病灶的机会,我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要让天下没有晚期的胃肠癌。”陆文明表示,超声医学技术作为辅助医疗服务坚实有力的影像学工具,也是最基础的筛查手段,具有便捷、无创伤等特殊优势,使其成为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
为此,大会上首次发布了全国首套服务于基层的教育培训体系化教材,其中,率先完成的基层超声教育培训指引,专门针对基层超声培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切实有效地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超声专科的能力建设及人才培养,有助于提升我国超声诊断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
而此次大会选择在我市召开,也绝非偶然。
我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展胃肠超声技术,是全国规范化开展胃肠超声技术较早的、覆盖基层医院应用最广泛的地区,每年胃肠超声检查人数近10万人次,并且广泛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全市各级医院也一直致力于胃肠超声技术的传播工作,至今已接受来自全国各地各级医院(包括省级大三甲医院)进修培训数千人。市第一人医院还被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授予“全国胃肠超声技术培训中心”、浙江省总工会授予“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胃肠超声技术在国内的推广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市医学领域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在浙北地区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辐射周边安徽、江苏等多地。今年9月1日,中国首条速溶胃肠超声造影剂规范化生产线也在我市落成投产。
谋发展 远程超声助推乡村振兴
大屏幕上,机械手臂正在为一位年轻军官进行多部位的超声检查,同屏上还有实时的超声影像显示,以及手机端的医生画面,正在给出诊断意见……
大会上,关于超声医学运用的新技术、新应用也一一呈现,像是基于5G的远程机器人超声诊断平台、掌上超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为基层超声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不仅有效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也让基层老百姓共享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发展成果。
“这几年下来,超声诊断的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普及速度快,是患者接受度比较高的医学检查技术和治疗技术,特别是在基层,超声检查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可以更好地实现分级诊疗,让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参会的湖州市中心医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陈文显告诉记者,他们医院专门面向基层医院设置了远程会诊中心,基层医生有疑难病例,可以直接连线,同步影像,共同探讨。并且每年安排2至3名一线的超声科医师下沉社区及乡镇卫生院进行指导。该院每年还会通过省级继教班“南太湖介入性超声规范化培训及基层医院应用推广”对湖州地区基层超声科介入方面进行技术推广及规范化的培训。“湖州市中心医院超声医学专业基地”也是全市最大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有不少的超声科医师在这里接受规培。
大会现场,主办方向我市医疗系统捐赠了100套超声医学专科能力建设专用初级教材,同时国械恒发医疗科技(湖州)有限公司向我市基层医疗机构捐赠10台掌上超声设备,为推进基层超声医学发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强基层 启动乡村医生综合赋能行动
基层医务人员,是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只有强基层,才能有效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分级诊疗体系。
为此,当天的大会上正式启动了乡村医生综合赋能行动,旨在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全面加强我国乡村医生队伍服务能力建设,切实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市也是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一直以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在统筹推进基层疫情防控和日常工作情况下,不断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依托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持续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全市基层就诊率和县域就诊率分别达到了73.31%、90.73%。”据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州市以出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办法》为契机,以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建设为抓手,全面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有序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我市还被纳入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城市,并以超声专科先试先行,积极打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专项能力提升培训基地,致力于构建体系化、标准化、精准化的专科能力建设工作新模式,打造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性的专科能力建设品牌项目。
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下,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共体的同质化服务,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
目前,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等工作成绩都位居全省前列。
文/张璐 图/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