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吉县梅园溪——

水面泛黄,巡河岂能走马观花

  记者  党勤 

  本报讯  “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一直是我市不懈的追求。但记者前些天在安吉县铜山公园内部,看到一条黄色的河。只见该河段的水面像是覆盖着一层泥沙,还泛着密密麻麻的气泡(见图)。“这种情况持续1个月了。”附近市民说。

  经核实,该河段为梅园溪铜山桥社区段,全长1.5公里,是递铺港的支流,最终汇入西苕溪,流入太湖。

  通过进一步排摸,记者发现在梅园溪东北侧的玫瑰园小区西门,有一条发黑发臭的排水渠,这条排水渠最终也会汇入梅园溪。当时,该县昌硕街道的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环境监测站,并对水质进行了取样检测。

  记者近日再次来到了该河段,与之前的黄色相比,雨天的河道变成了深褐色,河面上还泛起了一层油脂状的物质。这么明显的问题,日常巡查就能发现,为何到现在“无人问津”?

  对此,记者联系了相关部门。据介绍,梅园溪属于镇级河道,目前只有村、镇两级河长。但在采访中,两级河长均表示,他们都曾在9月1日进行巡河,但只巡查了梅园溪下游部分,未曾到上游的问题点位。按规定,河长巡河不能少于5分钟,但记者查询了河长在线(湖州)管理信息系统后却发现,当天只有村级河长的巡河记录,并没有镇级河长的巡河记录。村级河长的巡河时间是5分58秒。

  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还了解到,今年8月29日该县已经接到了省治水办、生态环境厅下发的关于该河道的预警函,但两级河长却表示,晴天的时候现象不明显,水体也很健康。这样的说法,与记者调查的事实有很大出入。

  《看见》有感

  河长是河流健康的守护者。当了河长就意味着有了“巡管治护”的责任。巡查不到位,近况不掌握,敷衍塞责、形式主义履职的背后是没有真正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责任使命来担当。希望属地和有关部门聚焦水环境质量改善、日常环境监管等关键,落实落细河长制监督考核,真正让“河长制”成为“河长治”。唯有如此,河流才能保持长久的清澈美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题
湖州打响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
“乡贤带富”共富班车发车
“《看见》政协在监督” 第二期协商座谈会召开
“伤疤”发电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区旅游和探亲
我市抽检月饼全部合格
水面泛黄,巡河岂能走马观花
“活力新湖州·2022金秋 十惠”促消费活动启动
中秋假期天气总体不错
努力为人民健康提供高质量医疗保障
市级公立医院门诊调整
围绕“引导农业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助推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
抓早抓小落细落实 坚决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