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5个亿实打实 谁保护谁受益

安吉全域推行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见习记者 王豆豆

  本报讯 9月9日一早,安吉县递铺街道垅坝村种田大户朱玲玲就在田间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3000亩水稻还有一个多月就能收割,现在不仅种粮补贴上涨,县里还推出了水稻湿地生态补偿金,每亩可补200多元,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水稻湿地生态补偿金是今年安吉县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的一大创新举措。“我们结合规模种粮补贴、‘非粮化’整治等工作,创新推出水稻湿地生态补偿金,引导农户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发挥水稻田湿地生态功能。”该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吴旭东说,目前已排定补偿资金2080万元,每亩补贴220至250元,通过第三方专业测量公司对实际种粮面积进行踏勘测算,水稻收割入库后通过乡镇(街道)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发放。据初步统计,今年该县水稻种植面积8.45万亩,同比增加6500亩左右。

  你保护,我补偿。今年,该县在原有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上推陈出新,扩大覆盖面,建立起一套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近5亿元生态保护补偿金,对产业发展帮扶、生态移民安置、流域生态保护、耕地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污水固废高效处置等12个方面进行补偿。

  “这里原是村民的板栗林,现在变成一片自然林,板栗都从家养变‘原生态’了。”杭垓镇缫舍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先忠指着水源地周围的林地告诉记者,因为生态保护需要,该镇流转缫舍村6000亩板栗林10年,进行封山育林。

  (下转A03版)  (紧接第1版)

  “流转期即将到期,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与村里商议继续流转30年,森林生态保护补偿金在原来300元每亩的基础上再提高。同时,开始套种其他林木,增加生物多样性。”县林业局森林碳汇科科长诸炜荣说。

  “我们将继续稳步推进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更好地体现‘谁保护谁受益’,不断提升生态保护成效,为全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提供安吉经验。”县委生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叶志强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湖州医共体建设添国家级奖项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保供稳价和安全生产 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佳节
在准确把握中扛起新使命
5个亿实打实 谁保护谁受益
水上奔富
吴兴设立全省首个社区矫正帮扶救困公益金
湖州中心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成绩亮晒(8月)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