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子联兴 全球合伙

余村创新模式做大生态共富“朋友圈”

  记者  徐超  陆晓芬

  本报讯  前不久,为期3个月的山屿美术馆暨首届余·远野艺术节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拉开帷幕。这个办在余村矿山遗址的艺术节从艺术与人文的视角展现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这是我们创新推出‘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的成效。”天荒坪镇党委委员,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说,今年7月,余村与周边4个村整合“大余村”范围内10万平方米创业空间、2万余平方米厂房、近6万亩竹林和农田,设立1亿元的“余村产业基金”,吸引专业人才一起合作创办企业、研发创新或参与服务活动。自该计划推出以来,已有数百人前来报名,此次艺术节的承办方就是签约的“余村全球合伙人”之一,接下来还将给山村带来更多奇思妙想。

  “一个村富了不算富,一起富才是真的富。”汪玉成说,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余村应该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银坑村有影视资源,马吉村有红色资源,横路村山水资源丰富,山河村公共配套齐全,余村牵手邻居村共建共享、共治共富,既避免重复建设,又实现优势互补。

  去年6月,余村与周边4个村合股成立名为“五子联兴”的强村公司。组建仅半年,公司就通过承接保洁等物业服务,为每个村带来了20万元的首笔分红。今年拟签约的业务合同就有800万元,有望实现约200万元利润,还解决了不少剩余劳动力。

  如今,“大余村”的面积是余村的8倍。余村将全新的旅游集散中心从自己的地盘搬到“大余村”的中心区域,综合了车辆换乘、旅游咨询、休闲购物、业务接待等功能,让周边区域共享余村“流量”。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也会给予回馈。汪玉成说,余村是最好的实践案例,2005年以来,余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近10倍,村民人均纯收入翻了近四番,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再到“创模式”,余村尝到了生态甜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写在习近平主席即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陈浩到市防指检查指导台风“梅花”防御工作~~~
~~~——湖州人大生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纪实
激活文旅产业新业态 树立文明旅游新风尚~~~
受台风“梅花”影响明后天将迎大到暴雨~~~
~~~
五子联兴 全球合伙~~~
~~~
~~~——二论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美丽中国·湖州“碳”路⑤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擘画上合发展蓝图 共促地区繁荣稳定
精准预测 科学应对 坚决筑牢防台安全屏障
以“法”护美“湖州绿”
中秋小长假秀出美丽风景线
我市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仙潭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余村创新模式做大生态共富“朋友圈”
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快马加鞭
在重点突破中开辟新境界
今日导读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