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牢生态文明根基,离不开制度创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湖州在2015年成为这两项工作试点城市后,一路先行先试。2017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一“生态账本”的成果运用。这些年来,我市进一步深化成果转化,推动生态责任履行,不负青山不负人民——

“生态账本”:构建科学规范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扫一扫 看视频

  开路时刻

  今年7月,《湖州市审计机关加强“绿色共富”审计促进全市高质量赶超发展实施意见》出台,从推动重大政策落实到位、财政资金提质增效、重大项目有序建设、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审计效能稳步提升等方面,推动“绿色共富”审计。

  加强绿色审计,是为了护好山水、守住家底。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湖州其实已经探索实践了多年。

  2015年9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湖州在内的5个地级市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

  在先行先试过程中,2017年,湖州在6个乡镇试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一“生态账本”的成果运用。

  “将编制工作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文明考核评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相衔接,湖州的先行一步,为其他地区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很好的参考借鉴。”生态环境部首席法律顾问、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评价说。

  同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明确提出——领导干部离任严算“生态账”成为常态化的审计项目。

  今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为推动生态责任履行划定了“硬杠杠”。

  探路实践

  从“关键少数”到“重要多数”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吴兴区埭溪镇工业产业园,看到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用于浇花养鱼,四周绿意盎然,让人仿佛置身花园。

  很难想象,多年前,这里还是“低散乱”企业的集中区,粗放的生产方式成为生态保护和产业升级的障碍。南浔区委副书记、区长程佳曾任埭溪镇党委书记职务。他当时在园区内推动开展了一项淘汰低效的“竞赛”,有力推动了产业向绿色转型。“‘生态账本’让制度带上了高压电,时刻提醒着我要以身作则,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他说。

  “领导干部是主政一方的关键少数,他们心中多了一杆秤,就能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多数。”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徐蔼婷认为,“生态账本”的作用不能小觑。

  市审计局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17年至去年底,湖州累计对7个市、县级部门和26个乡镇共61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这一过程中,还促使各级政府、部门出台森林与湿地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污泥处置、水源地保护、乡村振兴等政策制度20多项。

  今年,又有干部在离任时收到由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建议。在他们看来,这个账本给今后的履职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的底线不能逾越。“以拒绝不合规的项目为例,数据显示,过去5年,湖州共劝退167个项目,涉及287亿元投资。”市委生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郑云华介绍。

  增强制度约束力和执行力,一切让路生态,这已是湖州领导干部面临抉择时的不二标准。这些年,这本践行绿色发展、推动责任履行的“生态账本”越算越有收获:天能、超威这样年产值超1300亿元的企业在长兴县崛起;高端水泥、精细建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德清的绿色矿山中生产出来;南太湖新区的水泥厂和印染厂,通过改造变为时尚影视城……

  2019年,湖州被国务院评为全国14个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城市之一;2020年,首次获得省政府环保督查激励;2021年市区PM2.5指标累计改善幅度全省第一、“无废城市”指数列全省第一;今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经济潜力无限,湖州尝到了绿色甜头,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位列全国、全省“首位”“第一”“试点”“先行”“示范”等具有创造性、先进性、标志性、可推广的标志性事件比比皆是。

  领路未来

  对每一寸山水尽心尽责

  这个月的水质检测,陕西省汉中市白河县卡子镇的厚子河达到了“Ⅱ类”。“这条河被誉为我们的母亲河,曾因为环境污染问题被媒体曝光。”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传伟介绍。

  去年7月,王传伟跟随汉中市党政代表团来到湖州考察。借鉴了湖州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经验,他回去后把河道水质水量每月变化、周边地块的等级类型变更、每片林的面积密度变动都清晰记录在一张表上,并确定了各项工作具体责任人,有效推动了厚子河的生态蝶变。

  摸清家底,再对每一寸山水尽好责任,全国各地的生动践行各有侧重。在江苏,南京市2017年突出了大气污染防治、黑臭河整治等群众关切度高的问题;在福建,闽东南地区聚焦海洋资源、水资源,闽西北地区则是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在今年4月1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5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责的原则,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这份意见标志着构建绿色审计制度的进程再次跨出重要一步,为领导干部履行生态责任划定了‘硬杠杠’。”南京审计大学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研究院院长金太军说。

  从地方实践到顶层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健全,让“重点审什么、如何评价与定性、怎样运用结果、怎样落实整改”有了清晰指引。眼下,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干部开始意识到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构建。除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补偿、中央环保督察等一批生态制度也陆续实施,牢牢守护住了绿水青山的美丽容颜。

  有了生态制度的加持,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实现历史性转折,雾霾天气和黑臭水体越来越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越来越多。植树造林占全球人工造林的1/4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约34%,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装机总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我国推动达成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  李则名

  朋友圈

  大众日报社记者  孟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的美,全国闻名。2019年底,我作为“《大众日报》浙江采访团”的一名记者,有幸来到湖州采访。近一周的时间,我们在湖州走乡村、进社区,领略生态美景的同时,感受绿色发展带来的变化。

  湖州之行引人深思。随后,我们的报纸上刊发了关于湖州的系列报道。那次到访,湖州党员干部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刻认识让我记忆犹新,巧用“生态账本”,能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这几年,山东各地也在全面推行这项举措。以生态环境改善较快的胶州市为例,一些领导干部在去某个岗位任职之前,会主动要求审计部门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审计。他们考虑的是,有了“生态账本”,一方面可以摸清当地生态的家底;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立一个生态标尺,作为离任时的参照系数。

  去年,山东省在超额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任务的基础上,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PM2.5浓度连续2年保持两位数改善,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六成。希望能有机会再来湖州采访和学习,几年未见,湖州肯定更美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筑牢生态文明根基,离不开制度创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湖州在2015年成为这两项工作试点城市后,一路先行先试。2017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一“生态账本”的成果运用。这些年来,我市进一步深化成果转化,推动生态责任履行,不负青山不负人民——~~~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美丽中国·湖州“碳”路⑤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生态账本”:构建科学规范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