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熠烨
本报讯 昨天上午,《湖笔保护和发展条例》起草工作对接会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孙贤龙讲话,市领导吴智勇、喻运鑫、闵云参加。
湖笔是文房四宝之首。去年年底,我市启动了《湖笔保护和发展条例(草案)》的前期调研和起草工作,紧扣“保护”与“发展”两大主题,在《条例》(草案)中最大程度体现了对湖笔的保护发展和湖州特色。目前,《条例》(草案)已基本起草完成,将涵盖保护和传承、创新和发展、监督和管理、相应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
孙贤龙指出,湖笔很小,但份量很重。湖笔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具有湖州辨识度的一张“金名片”,是建设人文新湖州、打造“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深刻认识开展湖笔保护和发展立法工作的重要意义,保护好文化遗产,为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州经验”。
孙贤龙强调,作为地方性法规,归根结底是要推动解决我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围绕湖笔立法,要搞清楚“保护什么、如何保护、谁来保护”“发展什么、如何发展、谁来发展”等现实问题,进一步细化颗粒度,深入研究突出问题和相应对策,既要充分体现对湖笔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又要以发展思维赋予传统文化更多创新表达。要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立法过程中既要注重专家参与,也要充分应用数字化平台和载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回应、集思广益,确保制定出一部务实管用的、群众拥护的地方性法规。要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使条例起草的过程成为集中智慧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和取得成果的过程,为更好传承保护和发展湖笔文化、建设人文新湖州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