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
本报讯 在南浔区和孚镇的湖州南太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监控室内,一整面墙的显示屏上,各类数据实时更新,双林、菱湖、和孚、千金、石淙五个镇的100余家用热企业的实时用量每分钟跳转更新一次。
车间内,高温超高压锅炉不间断作业,依托企业向外延伸的管网为周边企业供应绿色热能。“我们工厂采取热电联产进行营运,实现电能与热能同时生产。尤其是去年,通过一期技改掺烧工业固废后,节煤率在3.5%左右,今年通过进一步改善,发挥其更大作用,预计全年可节省原煤2万吨,节煤率将达到7.5%。”公司总经理曹建忠介绍,技改后既为当地提供了一条工业固废末端处置的渠道,也为企业的节能减碳发挥作用。
据了解,南浔区西部区块产业集聚主要以生物制药、精细化工以及新型纺织等产业企业为主,企业众多,集中度较高。随着产业园的进一步建设,一批新的企业陆续入驻,热负荷需求较大。以前的小锅炉,烟尘、二氧化硫等处理不到位,不仅效率不高,直接导致大气和水污染。南太湖电力投入运行后,给周边企业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集中供热让公司环境更整洁美观,还省时省力又安全。”加入南太湖电力集中供热的“大家庭”后,湖州南美纺织有限公司焕然一新,企业负责人叶土坤说,以前的锅炉房堆满了煤炭,看上去脏兮兮又不安全,集中供热后实现自动化操作、实时监控,还保护了环境。
为满足南浔西部区块的热负荷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指导热力建设的有序发展,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南太湖电力科技于今年对原有南浔南太湖热电联产项目进行扩建,计划二期建设生物质循环流化床节能环保型生物质锅炉,主燃料为生物质。
“生物质车间建成后,我们4号生物质锅炉的作用将得到发挥,在节能减碳和经济效益方面效果将更加明显,预计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减少原煤消耗15%以上。”曹建忠说,掺烧工业固废、生物质后减轻了城乡垃圾堆放处置的压力,减少碳排放量,降低燃煤使用量,也给企业降本增效,还保护了环境,企业在促进当地政府招商引资、提供稳定可靠热源的同时,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