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遗余力推进文物保护

未来城:让项目承载更深厚历史底蕴

  记者  徐婧钰

  本报讯  位于南太湖新区南太湖未来城“田园牧歌”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目前,位于古桥附近“书屋咖啡”部分已进入收尾阶段,建设融入大量古桥元素,打造了别具特色的“桥景风貌”。

  据悉,该桥名为浒稍桥,始建于明代,为单孔石拱桥,局部使用了武康石,桥身有莲花、石狮望柱等精美雕刻,桥顶部栏杆两侧刻有“重建浒稍桥”字样。

  “浒稍桥是我们项目中唯一具有历史痕迹和沉淀地区个性的载体,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对古桥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如今已经与‘田园牧歌’项目融为一体。”项目负责人石彬告诉记者。

  桥是河的记忆,是湖州的特色。如何让文物保护利用和项目建设更好进行融合?“田园牧歌”项目一直在探索最佳路径。项目建设之初,“田园牧歌”项目农文旅小组联合街道和旅发局进行协商,多次的头脑碰撞让他们更加坚定信心,“我们三易其稿,力求最优,目的就是将其打造成为富有历史底蕴的农文旅项目。”石彬说。

  由于先前没有修缮古桥的经验,为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农文旅小组前期推演了系列方案,对古桥修缮方式、修缮时间、修缮投入、修缮行政审批作了合理的估计。“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做到保护文物,保证桥上的通行尽量不受影响,保证通航、行洪顺畅,也要保证本次修缮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效用,与大的市政、航道、防洪规划相吻合。”

  最终,维保加固方案获得各方认可。“不断水,断桥时间短,费用较低,最大化保持桥体的原有风貌。”石彬说。敲定方案后,由专业的文物修复团队对古桥进行修缮,耗时一个月,古桥维保工作正式完成。

  细节的把控是本次修桥工作中的又一大亮点。藤蔓的处理、望柱的形制……这些都是让浒稍桥重获新生的证明,石彬在工作日记中这样记录:“望柱在风蚀中已难以辨认其花纹造样,莲花柱头尚可看出形制,可以修旧如旧,石狮子确已难以辨认……根据这些形制,以及对年代、石材、工艺的判断,大致推断出望柱的形制。”

  在农文旅小组眼中,这些都是最重要的,是历史的承载和时光的记忆。他们查阅过无数书籍、咨询过许多历史专家,面对历史文物不曾有丝毫懈怠。本次维保浒稍桥,作为项目方更是履行了严格的行政审批程序,从设计到施工,一丝不苟,并都有留底的档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小个子”释放大能量
“夏季百日攻坚”见成效
筑牢防线守护食安校园
引领农业机械行业创新发展
南控开展正风肃纪行动
湖州海王首条饮料生产线投产
持续加大违建治理力度
未来城:让项目承载更深厚历史底蕴
防范未“燃” 安全“童”行
划好停车线 “文明”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