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宁 杰
本报讯 “因为原先项目附近没有燃气管道,方案设计时打算用瓶装液化气锅炉给大棚供热,但瓶装气使用不便,而且成本较高,一直犹豫不决。”近日,在南浔区和孚镇云北村温氏畜牧公司新项目现场,负责人刘超说:“好在‘送气下乡’专班帮我们解了难,让管道天然气通进锅炉。”
据了解,温氏畜牧公司是一家集种鸡饲养、鸡苗孵化、肉鸡养殖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在我市创办已有十余年。此次投用的新项目总投资8500万元,占地面积153亩,共建造了15个现代化养殖大棚,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60余人,年产值达8000万元,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该项目距离最近的燃气管道有4公里,原本并没有规划建设燃气管网,我们就和温氏畜牧、南浔新奥燃气多次商讨,最后研究确定了使用管道燃气供热的可行方案。”市建设局介绍,除了施工期间节约的20余万元建设费用,该项目使用管道天然气后,锅炉热效率高,预计每年能为企业节约用能成本100万元。
“‘送气下乡’班车以吴兴区、长兴县列入城乡供气一体化省级试点为契机,持续迭代升级‘共富班车’运行机制,围绕‘三服务’探索燃气助农纾困新路径,充分拓展管道燃气场景应用,力争将省级试点建设成为全国示范。”市建设局介绍,今年以来,“送气下乡”专班已深入172个行政村开展摸底走访,先后调研企业965家,开展政策宣传1321次。
据悉,我市针对农村地区施工条件、室内环境复杂等特点,组织编制《农村管道燃气工程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了燃气设施设计、施工、维护技术要求和安全保障,采用管道天然气延伸直达和“瓶组站+微管网”模式,加快推进供气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地区已完成新建燃气管网32公里,燃气设施建设投入2.12亿元,新增满足通气条件行政村40个、农村居民管道燃气用户8650户,每年可为农村居民节约燃气费用190余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燃气企业还迅速落实小微企业“欠费不停供”政策,于今年6月6个月燃气费缓缴期,已累计缓缴气费2109万元,同时积极推进用气报装改革、预约上门勘查、24小时快速通道等特色服务,通过“专班+专员+专线”机制和一站式服务模式,提升用气审批效率,确保各项政策“一件交办、直达快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