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握绿色发展、智造发展的取胜之钥,湖州传统产业与时俱进,自我突破,在持续升华中完成华丽蜕变——

破陈立新展英姿

连日来,浙江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开足马力赶制订单。记者 王洁涵 摄

  2004年6月2日,习近平来到位于长兴经济开发区的浙江畅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天能集团生产电动自行车的分公司。

  ……

  “你的企业不错,我们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让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引领浙江经济。”省委书记的打气,给正处于转型阵痛期的张天任很大的信心。

  摘自《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

  记者  邵鼎 

  传统产业在湖州的产业板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4年6月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天能控股集团生产电动自行车的分公司视察,他勉励企业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企业不断升级。

  多年来,天能控股集团始终牢记指示,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年的村办小厂已成长为如今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日前发布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系列榜单中,天能控股集团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第40位、“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榜单第25位,均位列行业第一。

  天能的轨迹,在湖州传统产业中绝非个案。依托“绿色智造”的独创路径,十多年来,湖州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传统产业从体量规模、经济效益、生产方式等方面全方位转型。这期间,湖州两次被国务院评为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 ,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成功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9位……

  始于传统、优于智造、胜于绿色。与时俱进中,传统产业在持续升华中完成了一次次华丽蜕变。

  一

  在湖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曾诞生出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不论是纺织、建材,还是木地板、童装都曾响誉国内外,成为湖州制造业的一张张名片。

  伴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变革。“从湖州的实际看,传统产业的蓬勃发展曾辉煌一时,但产业水平参差不齐、区域分布不均等情况也亟待改变。”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

  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近年来南太湖掀起了多轮“头脑风暴”,从亩均论英雄改革到小微企业园建设,

  (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

  再到如今的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湖州以系统思维总结迭代,找准乡镇和园区这一小切口,把握工业空间形态与生产力布局的结合点,按照“培大育强、规范提升、兼并整合、入园集聚、关停出清”等模式,走出了一条“规划引领、目标协同、分类施策、全域更新”的全新道路。

  位于吴兴区的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印染产业中的骨干企业。近年来,企业聚焦创新内核,生产出绿色环保的多种功能性面料,在拓展市场的同时也打破了以往传统的生产模式,企业目前已成功获批中国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湖州大地形成了一批极具特色的打法。吴兴的“低效收储”、南浔的“拆除重塑”、德清的“工业上楼”、长兴的“全域治理”、安吉的“企业改造”、南太湖新区的“全域整治”,在整合生产资源的同时,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活力。

  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更是湖州的底色,传统产业的迭代更新同样离不开绿色元素。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湖州以企业为单位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由内到外的绿色蜕变。

  多年来,我市在全国率先构建形成了“市、区县、园区、工厂、产品”五位一体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创新性地开展绿色工厂全覆盖工作,并且成功获批全国唯一的“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城市,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湖州还在全国首创“碳效码”,实现381个行业3700余家规上企业的碳效标识赋码全覆盖,节能降耗之路铿锵有力。如今的湖州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48家、国家绿色工业园区5个、国家绿色供应链企业26家,分别占全省的22%、36%和57%,数量均居全省第1位。

  正向引领的同时,反向倒逼也推动着企业自身的向绿而行。长兴县煤山镇便是受益者之一。结合自身实际,该镇在全市首创园区“五色法”管理,分级分类推动企业系统提升。截至目前,园区平台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规上企业绿色工厂管理全覆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占比已超过60%。

  随着数以万计的落后产能和“低散乱污”企业完成淘汰和整治,传统产业活力尽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66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645亿元,连续跨过2个千亿台阶,年均增长7.8%。

  三

  如果说绿色发展是传统产业的最终方向,选择智能化转型便是通往这一彼岸的捷径。

  以技术改造、两化融合、智造项目、企业上云和产品创新为主要抓手,多年来我市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万物智联强市”建设,通过加快推动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万物智联”新技术、新模式在各领域的融合应用,抢占智慧城市发展的先机。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5G基站6014个、数据中心8个 ,推动企业“上云”23626家,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4家。

  在童装之都吴兴区织里镇,数字化体系支撑下的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依托童装产业大脑平台,该镇充分整合现有的设计、人才、订单等资源,并打通数据管理、发展改革、经信、金融、商务、环保等部门业务系统,帮助2000多家童装企业解决系统化管理问题,加快打造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据统计,该产业大脑已实现全国1200家加工型童装企业产能跨区域调配,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32%以上。

  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使得“千企换装”“千企数改”“千企联网”成为湖州众多制造业企业的标配,更催生出多个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湖州的童装、实木地板、动力电池等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分别高达50%、60%和70%。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在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时强调~~~
袁家军在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大会上强调~~~陈浩在主会场代表湖州市作交流发言
陈浩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实施推进会上发言~~~
紧握绿色发展、智造发展的取胜之钥,湖州传统产业与时俱进,自我突破,在持续升华中完成华丽蜕变——~~~
~~~首届“两山学堂·金融论坛”举行 李上葵出席
~~~蔡旭昶讲话
“湖州这十年·德清”新闻发布会举行~~~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第0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6版:图说
   第07版:长三角
   第08版:专版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以更高站位更大场景推动改革走向纵深
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贡献湖州力量
破陈立新展英姿
聚焦专业金融支持 助推外贸企业发展
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GDP连续跨过三个百亿台阶
第四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峰会开幕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