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家慧 崔松云
20年坚守在招商一线,是初心,是态度,更是情怀。
“没有捷径可走,惟有不断学习、积累和历练。”谈及招商工作,南太湖新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朱新强感触颇深。不仅要把好项目招引进来,更要让它们在新区发展好,是他一直全力以赴在做的事。
“600亩工业用地,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就等着企业二期项目落户了。”日前,朱新强在得知湖州卫蓝科技有限公司的新项目用地需求后,第一时间向企业推介,对方表示满意,并着手开展下一步工作。
从洽谈、签约到建设、投产,卫蓝一期项目一直由朱新强对接服务。其间,他联合环保部门及时解读政策,为企业节约200万元;他结合企业生产线运行需求,积极向电力部门申请用电保障……每一件小事的汇聚,让企业更加坚定了留在新区发展的决心。
2002年,刚从工程建设单位被调到招商部门的时候,朱新强心里有一些忐忑。招商工作不仅涉及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熟知各类政策,对于他而言,难度不小。
“招商涉及的行业多、政策广,只有不断地学习,没有别的办法。”多年来,朱新强一直积极主动学习最新最热的行业知识,主动找相关专业人员请教,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招商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等。其间,在广东、北京等地10年驻点招商的经历,也为他积攒了不少能量。
“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政策有力度。”这是卫蓝总公司董事长俞会根对新区招商团队服务的评价,也是对朱新强的肯定。目前,该企业20GWh固态锂电池产能的募投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对于招商工作而言,摸清“家底”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新区与项目相关的资源要素情况,都存在朱新强脑海中的“资源库”,信息不断更新和随时取用。
此前,蓝固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项目签约落户后,想要寻找合适的厂房尽快投产。但是,项目要求标高6米多、近1万平方米的厂房,可谓是“稀有资源”。
在一次会议中,朱新强听说原本要搬迁至一处腾退厂房的项目,临时决定不搬了。这处厂房的基本情况他了然于胸,刚好能满足蓝固项目投产要求。核实情况后,他当天便安排项目方前往实地查看,加快了项目落地进程。
“招商工作就是一项‘斗智斗勇’的工作,每一次机会都来之不易,必须要把握住,并且要努力到最后一分钟。”朱新强表示,决不能因为个人的失误,与好项目失之交臂。
20年的时间,朱新强硬生生将自己从心有忐忑的“工程师”、招商领域的“门外汉”变成了胸有成竹的全市“金牌招商能手”,并获得湖州市2022年上半年实干争先“奋斗者”荣誉称号。用新区招商中心副主任徐艳岚的话说,“他领导能力强、专业能力强、亲和能力强,是所有招商干部学习的榜样。”
今年以来,朱新强已经成功招引固投3亿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项目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