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鹏
本报讯 “最近天气比较干燥,巡查时要注意查看储水桶,确保水位达标。”在南太湖新区杨家埠街道西塞村,林长沈聪聪近日与专职护林员一起,对管辖的森林责任区域开展巡查,重点检查防火设施设备使用、野外火源管控情况和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进度,以确保林地安全。
今年7月,西塞村的这片林地发生过一次小火情,好在处置及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复盘时发现相关设施设备缺失,新区自规分局第一时间为我们配备了森防储水桶、风机等专业消防设备,让我们心里踏实了不少。”沈聪聪说。
去年,《湖州南太湖新区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新区成为全市首个出台林长制实施方案的区县。今年,自规分局草拟了《关于推进林长履职 进一步加强林业资源的通知(送审稿)》《湖州南太湖新区林长制会议制度(试行)》等4项有关林长制配套制度,相关规章制度持续完善。林长制不断深化,林长责任进一步压实,森林资源管控逐步到位,新区森林的生态面貌真正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林长就是‘一林之长’,也就是说林长辖区内的森林资源都要由他负责及管理。”新区自规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新区共设有65名林长、23名森林警长和10名专职护林员。在林长制的助力下,新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7.05%,现有林地面积8.4219万亩,森林面积7.7294万亩,林木蓄积量34.1119万立方米,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2.1151万亩,涉林违法案件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新区通过构建起跨部门、跨层级的高效协同机制,常态化推进“林长+林区警长”工作机制,不定期开展联合巡查、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等活动,形成“制度共联、执法共治、生态共保”林业生态监管保护新格局。此外,新区建立健全与应急、环保、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林长制成员部门同向发力的联动工作机制,放大“林长制+”叠加效应,共同推进新区林业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
接下来,新区将发挥林长制的“指挥棒”作用,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抓好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提升全域国土绿化美化水平,全力攻坚有害生物防治。“我们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森林周边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招募护林志愿者,号召社会群体参与护林、监督林长护林等形式,打通森林资源保护的‘最后一公里’。”新区自规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