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质蚕种 致富“丝”路

工作人员在开展投蛾工作,将雌蛾单独放在一个圆框中,让其产卵。
工作人员在削茧,倒出蚕蛹。
工作人员在巡蛾,扶正朝天蛾,选出雄蛾。
殷剑峰认真查看削茧后剩下的茧壳情况。
殷剑峰查看母种的卵面情况。

  记者  陆一平  摄影报道

  走进长兴县李家巷镇的浙江和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剑峰办公室桌面上装有各种蚕茧样本的玻璃装置令人注目。

  “我们拥有包括红、黄、绿等10多个彩色蚕茧在内的100多个品种,承担浙江种子资源保护、向科研单位提供数据等任务。”殷剑峰介绍,该公司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其中5000多平方米用于养蚕,与浙江大学、浙江农业科学院合作,研究培育新型、优良蚕种。今年,农业农村部开展种子资源普查,公司承担了12个品系的保育。

  蚕种培育室里,工作人员将一只只白蛾投放到圆框中。“他们在按框投蛾,每个圆框里只有一只雌蛾进行框制产卵。”殷剑峰介绍道,“这些白蛾卵,就是以后发放到各村饲养的蚕种,这是杂交培育的优良品种。”蚕种培育过程相当复杂,从催青收蚁、原蚕饲养,到选茧、削茧、鉴蛹,再到最后的投蛾、产卵,共有十几道过程,每个过程都有不同的温度和湿度要求。

  提高养蚕效益,首先就要有良种。蚕种不断改良,将提升蚕茧、蚕丝的质量,给养蚕人带来更多经济收入。“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我们不断改良蚕种,还加强中外交流,与国外品种杂交。我们的蚕种也会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朝鲜等国家。”殷剑峰说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图说
   第06版:法治
   第07版:专题
   第08版:副刊
优质蚕种 致富“丝”路
省级良种场 错峰育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