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三角第三季度经济指标“V形反转”

  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及41个城市前三季度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已公布。

  前三季度,整个长三角地区的GDP总和为20.96万亿元,占到全国前三季度GDP的24%。

  三省一市中,江苏的GDP规模最大,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为88653亿元,在全国各省中仅次于广东,实际增速为2.3%。其次则是浙江,前三季度GDP达到55750亿元,位居全国第4,实际增速为3.1%。

  安徽和上海前三季度GDP分别为33703亿元和30957亿元。其中安徽实际增速为长三角地区最高,达到3.3%,名义增速为5.74%。

  进入第三季度,三省一市名义增长均在6%以上,上海甚至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名义增速)。第三季度的经济成绩也让上海重回全国第一经济大市的地位。

  面对疫情下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长三角各地的经济运行指标在第三季度实现V形反转,呈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内生活力。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发力

  三省一市都是靠什么实现增长反弹的呢?

  从上海前三季度的经济指标来看,同比增长最高的是金融业和IT通信行业,分别实现了6.2%和6%的同比增速。

  同时,上海第三季度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9.2%,其中房地产开发、工业、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6%、19.5%和1.7%。第三季度的规上工业产值的同比增长更是冲上14.9%,9月份工业总产值达到4041.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上海的纾困政策力度位居全国第一,发布的各项降税减负政策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3000亿元以上。

  除了上海,苏浙皖三省前三季度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均持续发力。

  1至9月,浙江、安徽、江苏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分别为10%、8.8%和3.5%。

  浙江项目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14.0%、16.2%和5.1%。安徽全省制造业、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了19.4%、24.7%、34.3%。江苏的制造业投资仍然坚挺,保持11.2%的同比增长,另外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同比增长14.9%和19.5%。

  GDP前十城市与去年一致

  前三季度,长三角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南通、合肥、常州和徐州,与去年同期一致。

  前十城市中,宁波、合肥两个城市的GDP实际增速较高,分别为3.5%和3.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这两座城市前三季度的外贸成绩和工业增长都十分突出。

  宁波1至9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625.1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另外两大外贸重点城市上海、苏州分别高出4.7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合肥前三季度的进出口总值为2725.7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在长三角万亿城市中位居第一。

  并且宁波、合肥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也并列长三角万亿城市第一,均达到4.9%。

  作为制造强市,宁波前三季度的消费数据也可圈可点,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9.1亿元,同比增长5.8%,比上半年增长3.4个百分点。

  (何书瑶,据《解放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民生
   第06版:长三角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法治
首届长三角跨境电商峰会开幕
长三角第三季度经济指标“V形反转”
浙江金秋文旅消费季启动
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
上海民营院团好戏走向长三角
为稳增长“压舱顶梁”
新型显示模组生产线在安徽芜湖开建
黑科技 亮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