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太湖法院探索司法碳汇生态补偿新机制

破坏者赎买 保护者受益 受益者保护

  记者  陆晓芬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召开的“司法碳汇助力共富”工作品牌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该院在各区县建立的司法碳汇项目,正对357亩树林和62亩湿地开展碳汇修复工作。

  作为全省唯一的环境资源案件“四合一”跨区域集中管辖法院,今年来,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司法碳汇生态补偿”机制,通过以当事人认购碳汇的方式,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替代性修复,并用碳汇认购金激励保护生态,以司法之力守护绿水青山。

  “以往,由于体制机制上的不顺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堵点,被告人支付的赔偿修复资金闲置在法院账上的情况多见。”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毅说,为破解难题、盘活环境资源案件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今年4月,该院出台了《司法碳汇基金实施管理办法》,明确资金认购和使用机制,形成了从认购碳汇到评估验收的全链条全流程闭环管理,保障碳汇资金使用安全合规。目前已筹集到碳汇共富基金262万元。机制运行以来,已推动60万元司法碳汇资金促进当地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包括在京杭大运河德清县新安域支流建立“水下森林生态修复”项目、在辖区内湿地公园实行湿地绿化扩面计划等。

  “为守护湖州人的‘大水缸’,埭溪镇老虎潭水库周边的庄上村、大冲村等地受到库区生态开发限制。引入‘司法碳汇生态补偿’机制,将赔偿义务人认购的碳汇金定向补偿给水库周边村民,形成‘破坏者赎买—保护者受益—受益者保护’的良性循环,让生态得绿、林农得利。”埭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小红说,该机制在当地运作3个月以来,共增加碳汇975吨,为每户村民增收1000余元。

  此外,该院积极推动实施“护林净水”计划,为司法绿碳生态修复基地周边相对经济来源少、生活困难村民提供部分生态护林员、农村水管员等公益性岗位,发放岗位补贴,提高收入水平,推进落实“扩中”“提低”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筹建保租房 扩面公租房 改造棚户区~~~
~~~
南太湖法院探索司法碳汇生态补偿新机制~~~
~~~
~~~
~~~
蔡旭昶在开展河湖长制巡查时强调~~~
德清县下渚湖街道——~~~
~~~过程降温幅度12℃至14℃
~~~目前,该区已建成87家,带动2000多名农民月均增收超2500元
~~~安吉检察助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湖有安居”已惠及群众近70万人
“病床”在家 护理上门
破坏者赎买 保护者受益 受益者保护
我市新增30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
田间课堂话惜粮
湖州市托育协会成立
持续打响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
黑水直排,木桥港清澈不再
强寒潮下周到
“共富工坊”拓宽南浔强村富民路
执法争议化解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