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国考招录继续向应届生和基层岗位倾斜,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

基层沃土成为青春热土

今年8月,杨敬竞在镇党群服务中心向少年儿童讲解练市镇历史。
今年3月4日,高烨(左)在进行助农直播。
今年11月,石金凯(左)在基层一线走访。
今年11月,蔺雨浓在基层进行政策宣讲。

  2022年,中国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076万人。不久前结束的国考报名创下十年新高,总报名人数突破250万人,比去年增长了50万人。其中,今年的国考招录继续向应届生和基层岗位倾斜,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县乡。

  应届毕业生曾家彦正在云南的老家复习,他报了吴兴区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岗位;在省外大学就读的大四学生吕泽,打算借考试尝试下家乡德清的一个基层岗位。

  同一时空里,来自山东的蔺雨浓和石金凯,去年通过选调生考试来到湖州。今年10月,他们下沉到乡镇和村庄,开始为期两年的基层挂职工作。

  一晃眼,去年研究生毕业的高烨和杨敬竞已在湖州基层工作一年多。这期间,他们到村里去宣讲,持续跟进项目……工作一直处在忙碌中。

  为何那么多的高校毕业生将目光投向基层?他们到基层就业享有哪些政策支持?在基层,他们又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围绕这些问题,连日来,记者采访了数位大学生。

  ■ 文/记者  姚玲利  本版资料图片由采访对象和市委组织部提供

  “新手小白”初体验

  最近,高烨跟进白溪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了《关于城中村改造与蝶变的调研》这篇调研报告。作为2021年县乡机关选调生的她,已在长兴县太湖街道工作一年多。

  “我是去年9月22日来这工作的。”她说,一年来,她干过党建宣传工作,也负责过矛盾纠纷案件,更是化身主播,为农户卖起了草莓。

  今年上半年,高烨作为“侨·爱心共富农场”活动负责人之一,不仅主持了长兴县第二届“侨·爱心共富农场”认助仪式,还协助统战干事一起帮助联系48位侨界代表人士、35家爱心企业认助大棚71个。直播助农时,她端起手中的草莓,对着镜头侃侃而谈。“第一次认真去了解草莓的种植周期、市场价格等知识。”她说,当看到农户种植的水果被大家纷纷抢购时,这段时间的劳累仿佛一扫而光。

  和高烨一样,在南浔区练市镇工作的杨敬竞,也有一段难忘的助农经历。

  今年,“甜蜜惠农”党建联建启动仪式在练市镇“红美人”柑橘可持续发展示范园区顺利举行时,杨敬竞内心满是自豪。此前,他主动牵线搭桥,联系母校浙江大学果树科学研究所,促成与南浔区供销社、南浔水晶晶直播基地共7家单位构建“产学研销送”合作矩阵。在他看来,能为当地打响“红美人”品牌,帮助低收入农户拓宽就业渠道和提高收入献一份力,很有意义。

  2021年市级选调生蔺雨浓刚到安吉上墅乡挂职,立马切换成忙碌状态。她驻村在刘家塘村,任村书记助理。村里有绿岛广场、主题公园、农家乐,也有民宿。在村里的这些日子里,她对农村有了不同的感受。她说:“我驻村的刘家塘村是一个乡村旅游村,村书记是年轻人,很有想法。整个村班子的人很有干劲,感觉在这里会得到不少的锻炼。”

  另一位市级选调生石金凯,曾在吉林大学学习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如今在吴兴区织里镇挂职。刚来基层不久,他就跟着走访辖区内的各家企业。“我就观察和学习前辈是如何和企业打交道的,企业是如何愿意主动说出难处的。”石金凯说。正是平日这些积累,等最近需要他主动带队走访企业时,他虽是外地人,年纪看着不大,却迅速与企业拉近了关系。

  在市委组织部公务员处相关负责人看来,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广大青年贴近人民群众、增长才干的重要平台。高学历人才下沉到一线,也为基层带来了新想法和方式,对于基层发展有着不小的帮助。

  基层魅力何在

  记者发现,不论是高烨、杨敬竞、蔺雨浓还是石金凯,他们曾在小镇长大,随后到大城市求学。毕业后,他们没有将北上广等大城市作为首选地,而是选择了到非一线城市、县城基层岗位工作。

  “到基层就业,去施展个人的远大抱负”是石金凯读书时就立下的目标。读书时,他去过企业实习,也听到过“到基层去绽放青春”等热血的话语,最终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扎根基层。

  求学期间,华东师范大学的高烨了解到基层扶贫干部黄文秀的事迹后,也决定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定向选调生。

  记者了解到,2023年湖州市公务员四级联考招录计划中,新增了50余个基层岗位。湖州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张立介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一方面是缓解疫情防控环境下的青年就业困境;另一方面是针对基层缺乏人才的情况,鼓励新鲜血液到基层助力发展。

  蔺雨浓出生在山东临沂的农村里,对农村有着天然的乡土情结。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读研二那年,她就决定了考选调生这条路。“家里人希望我找个稳定的工作,我比较向往选调生的工作,导师曾带我们去乡村调研,我对乡村一直很感兴趣。”她说,“我们班差不多有十多位同学考上选调生,在不同的城市里工作。浙江经济发达,发展迅速,生活保障也好。”经过一番考察,她选择了湖州。

  “我是金华浦江人,家乡是一个多山的城市,我一直向往着江南水乡生活。湖州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发展潜力大,不像大城市那么卷,是一个宜居的好地方。”杨敬竞说。毕业后,他放弃海关的面试,通过浙江省选调生考试到江南水乡南浔工作。

  他补充说,来到湖州后才深入了解到湖州聚才引才的力度,出台了包括租房、购房以及安家补贴的一系列丰厚政策。“湖州还提供了人才公寓供我们申请,解决了我们‘新湖州人’刚毕业资金短缺找不到合适房源的困难。”他说。

  城市发展的竞争力,取决于有活力的年轻人、有创造力的青年人才。在“高手如林”的长三角地区,湖州一直主动招贤纳士,人才竞争力指数居浙江省前列。不仅相继出台“人才新政4.0版”等政策,聚焦人才“关键小事”,推行“上管老下管小”生活服务,还建立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保障等常态化保障机制,唱响“低成本创业之城、高品质生活之城”的“双城记”。近期,湖州发布了“青创新城”的建设方案,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全力吸引更多青年集聚湖州、梦创湖州、扎根湖州。

  “之前,市里召集基层人才代表,举行了才聚新湖州·人才恳谈会,倾听了基层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也对基层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这些关心与帮助,对于我们这样刚步入基层工作的人来说,有指引的帮助。”石金凯说。

  前段时间,蔺雨浓的家人来安吉游玩。近距离感受了湖州这座城市后,他们放下了原有的担心和顾虑。“家里人把电车留给了我,我平日住在人才公寓,上班很方便。安吉风景秀丽,平时周末还能去四处转转。”她说。

  在奋斗中磨砺青春

  成为基层工作者之后,这些大学生对“辛苦”二字深有体会。

  石金凯曾在高速卡口值班,从凌晨12点30分一直坚持到早上8点30分。在推行“无疫工厂”系统时,遇到过50多岁的企业家对线上操作不熟练,结果他打去视频电话,一步一步指导对方完成,全程花了一个多小时。“真正到了基层,才发现会冒出很多小情况,这无形中锻炼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人的共情能力也大大提高。”他介绍。

  蔺雨浓也深有感触。今年借调到防控办的四五个月,身体和精神上的弦一直紧绷着。她清楚地记得,妇女节前一天还在讨论庆祝节日,结果夜里两点接到电话,第一时间赶到疫情防控的现场。“真正到了基层,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自认为的能力真正到了应用时,才感知到其不足。这段时间,我在为人处事和待人接物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她分享。方言还是最大的障碍,但经过多打交道,她已慢慢能听懂很多了。

  “基层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年轻人也需基层的锻炼机会,这是一场动人的‘双向奔赴’。”杨敬竞说。基层的工作复杂多样,从高速卡口值班值守到文明城市创建,从走村入户开展民情调研到跟进挂职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他直呼,真正到基层之后,才切身感受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形象比喻。

  基层工作,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在忙碌与辛苦中,高烨慢慢梳理出适合自己的节奏与方法。她挂职的霞城村,主要发展水产业,此前存在一些渔民纠纷。“一开始,我拿着政策给渔民讲道理,没想到他们根本不理我。后来我知道要学会换位思考,从渔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高烨看到工作推进十分困难,学会借力寻求司法所、太湖法庭和矛调中心的力量,问题就好解决了。与村民交流要有态度,也要有温度。悟出这道理后,她还将一些国家政策转化为接地气的语言,进社区、进工地宣讲,成了该街道年轻有为的“95后”宣讲员。

  今年9月,高烨在朋友圈写下:“成为基层打工人的整整一周年,听闻走出象牙塔,极少有真心换真心,多幸运,这一年在这里,我遇到这么多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会微笑的眼睛。”

  梦想仍在,也将继续坚持着。石金凯依旧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此前听了安吉孝丰镇夏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鲍鑫关于一顶帐篷带动一个村的分享后,他受到启迪,暗暗告诉自己:“未来,我也要借助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出一两件让大家记住我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今年国考招录继续向应届生和基层岗位倾斜,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民生
   第07版:长三角
   第08版:法治
基层沃土成为青春热土